频道位置:行者物语 > 环球地理 > 自然地理 > 环境自然
几乎全世界的冰川都在慢慢地融化、缩小乃至消失,但是情况在世界第二高峰K2的所在地——亚洲的喀喇昆仑山脉地区却并非如此。这里的冰川不但不融化,反而还有一些正在不断扩展。
一种马兜铃科的植物新物种近日在越南中部清化省春莲自然保护区被发现。在发现这一物种后,越南科学家与中国专家共同对新物种的叶、花、果实和种子进行了分析和比对,发现了有别于其他植物的形态特征。
多国科学家利用欧美民用卫星数据,制作出历来最详尽的海底地图,令2万座位处深海的神秘山峰曝光,一些深海海沟面貌也可呈现人前。专家指出,新海图有助于军事、能源开发及地质考古等方面的应用,甚至有望协助搜索失踪的马航客机MH370。
南极的科学季又要来了。南极又要进入夏季,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组也抓紧时间,在这(相对)温暖的季节向南进发。开展一个又一个高大上的实验,希望解开一些迄今还困扰我们的未解之谜。
美国地质勘探局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若黄石国家公园的超级火山再次喷发,美国大部分领土或将都被火山灰覆盖,该国通讯和交通要道也可能被切断。
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冰层里的微生物究竟是否存在?它们真的在无光合作用及外部养料的情况下延续了上百万年吗?在西南极冰原下大约800米深的湖底,美国科学家的确发现了有各种微生物群落栖息于此。
玉米和利马豆在受到毛毛虫攻击时,会释放出一种求救化学信号,类似在说“保镖保镖,你在哪里,快来救救我”。远处的寄生蜂“听”到了它的“呐喊”以后,会飞速前来,消灭毛毛虫。
植物远非我们想像的那样无能。科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还能吃。众所周知,植物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现在有科学家指出,被遮挡的植物可能看得见阳光的变化。
植物有电子和化学传信系统,这使得它们能够在没有大脑的情况下,也能拥有记忆并做出类脑行为。植物亦是怀情之物,能感知情绪,通晓音律,好古典而非摇滚,甚至能百米之外,知人未言之心思。
植物之间会用一种新型“语言”互相交流。此项发现在科学领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有助于科学家们探究植物之间在分子水平上的沟通,并且帮助解决贫困地区的粮食作物被寄生杂草摧毁的问题。
科学家们正不断探索,试着揭开植物相互交流的神秘面纱。据台湾“中时电子报”8月15日报道,美国维吉尼亚科技大学植物病理、生理及杂草学教授威斯伍德(Professor Westwood)最近发现,植物其实也有“语言”,会“彼此交谈”,其过程便是以根须在分子层级沟通。
早期地球尤如身处一片靶场,遭受到大量小行星或彗星的撞击。对于成长来说,太阳系是可不是一个宽容的地方。按照最新公布的一个模型,早期的地球看上去就好像身处射击场的靶子上。
国际自然和野生动物摄影师协会评选天气摄影大奖,10幅作品入围决赛,最终,一位芬兰摄影师所捕捉的、波罗的海上的震撼闪电获得冠军。
植物能够识别周围的声音,比如说吃东西的声音,然后对周围环境的威胁做出反应。亚马逊丛林中,由于那里环境恶劣,大部分植物为了保护自己的果实,枝干上都进化出了长长的尖刺,以防御动物的攀爬。灵魂树与潘多拉上的所有活生物相连并且直接与纳威人的神爱娃息息相通。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界的生物正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一些动植物正发挥“适者生存”的本能,通过改变自身生长规律来适应环境的改变。
美国SpaceX公司首个载人任务成功发射,开启
古老的树木越来越少,地球的未来会怎样?
• 一座不应该出现那里的火山:圣海伦火山诞生
• 世界十大奇趣博物馆,让你的想象力爆表!
• 马里亚纳海沟里疑似存在微生物群落,暗示木
• 东非最古老的海啸遇难者
• 母亲节 一个特别的母亲流传两千年的故事
• 人类自愿灭绝运动是怎么回事?
• 科学家在“眼跟前”发现离地球最近的黑洞
•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向全世界的劳动者们致
这些惊艳的自然奇观已不复存在:加拉帕戈斯
大自然的馈赠!新西兰摩拉基海滩看大圆石鬼
看海浪“风云变幻”:惊涛骇浪瞬息万变
国家地理老照片系列:全球各地的帽子文化
从禁食野生动物看全民生态意识觉醒
从根本审视舌尖上的文化
• 让教育成为惩戒的底色
• 自我隔离状态下的思考:敬畏自然,善待生灵
• 认识气候变化,最需要的是常识
• 在洪水到来之前,我们必须走下道德高地
• 适者生存岂是敷衍环保的借口
• 有“理性”的放生才是真正的善
有事没事可以多骑自行车,短途骑行提高新陈
为什么自然光对我们生活如此重要?
• 肺炎疫情:紫外线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吗?
• 洗手这件小事,你做对了吗?
• 乘邮轮出游时该如何保障自身健康
• 新型冠状病毒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影响?
• 如何带9到18个月的小孩坐飞机
• 酒后7件事不做:不要立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