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修行,首先要从人的两种属性讲起。人本身有动物属性,无论是生存、发展还是辉煌,各个阶段都需要从外界索取物质性、能量性、资源性的东西。人的动物属性客观存在,我们无法否认。同时人还具有社会属性,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界定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会存在两种立场,即站在自己的立场和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看待问题。恰恰是界定问题的立场、出发点不同,个人获得了一次升华的机会。这种升华可分成三个阶段,初期停留在认识层面,人要认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到了中期,我们把上述的认识总结为规律,这种规律具体变现为道德、法律,以及习惯某种约定的公共价值;至于后期,则是在人的公共价值获得更大提升之后产生的,在这个阶段,人就产生了奉献、慈善意识。
人之一世,说来复杂,实则简单。清朝乾隆时期,显赫一时的和曾向身边人发问,“北京每天人来人往,究竟有多少人入京?”对方想了一会后答道,“专门设一个城楼,用于统计每天进京的人数。”和听完哈哈大笑,紧接着说,“每天只有两个人来北京,一个是为名而来,一个是为利而来。”
人这一生,说穿了,核心就在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自己的问题,二是解决自己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问题。修行是什么?就是调节各种关系的行为,它能让我们和外部环境达到平衡圆融的状态。修行即修心,一旦我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出现紊乱,就会与他人、与社会产生冲突,肉身就会产生烦恼、痛苦、愤恨等不良情绪。为了生活在和谐、平静的状态,人就需要不断地调整各种关系,这其实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说到底,修行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让心灵获得幸福的感应,让肉身与心性相融共生。从人的生命意义上来说,无论是近代科学,还是佛教教义,都认为人的生命有两个秘密,第一个秘密是肉身,它是人的存在载体,第二个秘密是“光”,它是我们的心和灵魂。从东方哲学和佛陀的角度来说,这种“光”代表着一切智慧,亦可称之为光明、真理,它引导人从迷离的丑恶中走出来。
实际上,修行也存在不同的序列,明白、遵守社会规则是基本面。继续升华,则会进入道德、慈善的境界。
坦率地说,慈善并不能改变社会的现实。我们有能力去救助一个罹患白血病的儿童,但我们无法解决千千万万白血病儿童的疾苦。改变社会问题,首先靠的是政策,教育、就医、住房问题,都得靠政府的教育政策、医疗保障体系和住房政策去系统解决。慈善解决了什么问题?从表面看来,它给我们带来愉悦、开心,带给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关心、尊重、爱护和奉献。捐钱只是一部分,它从思想、行为上系统地调整我们的肉身与心性之间的关系。因此,慈善首先是为自己而做。当然,从长远来看,当一个社会培养了这种理念和行为的时候,它就会形成一种社会效应,具体而言,它让人们从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升到关注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慈善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方法,亦是构成法制社会的基础。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是构成法制的基础之一。可以说,法制是一种后端行为,当产生了社会问题之后,它去界定和规范。与之相比,慈善是前端行为,它通过善行调整社会环境。
我们假定人需要修行,需要让自己的光明和肉身达成和解,达到平衡。在佛教里,个体要达成对社会的责任、对众生的关怀,需要通过在山里闭关、打坐来实现。忙碌的现代社会,慈善是修行的方便法门,它既易于把握,也易于产生阶段性的效应。《金刚经》里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是把人从此岸载往彼岸之舟,慈善则是人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正确调整自己心性过程中借助的“拐杖”。当人通向彼岸的时候,人的自信光明就会绽放,人就能站在一个更高的点去看待问题。当一切以“光”的形式出现时,就能达到我们追求的“原本”状态。“原本”里没有善恶,而慈善,恰恰是人通往“原本”之巅的那根“拐杖”。
古人有云,“知行合一”。当下中国,人们对慈善充满了各种误解。如果认识到慈善是一种修行,则可端正我们对慈善的认识。慈善要求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站在他者的立场上,动机是为别人付出、为社会做贡献。如果立场和动机反了,即使形式上做了再多的慈善,最终也是徒劳一场。丁书苗、刘汉也捐了不少钱,最终还是锒铛入狱,原因在于他们的慈善逻辑原点反了。
理解了慈善的原点之后,还要意识到慈善是广义的,绝非简单的捐钱捐物。慈善的目标广博深远,培养社会公共价值是首选目标。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说中国缺乏西方的精英文化,从而缺少精英群体的担当意识。但我们也有自己的济世情怀,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其中的代表。它是我们对社会的改良,对社会的进步发展层面的个人情怀。
时下,各种慈善排行榜、捐赠榜层出不穷。实际上,个体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行善,如果盲目攀比,甚至超越自己的能力,最终会变成自己的沉重负担。各个社会主体对应相应的慈善。对一名教师而言,他最重要的“慈善”就是把教学做好,向学生以及除学生群体外的其他人,传播正确的知识和见解。对于一名官员来说,最大的“慈善”就是爱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企业家的首要责任则是发展好自己的企业,保障好员工的安全和生活,在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再尽其所能做更多面向社会的慈善。
在我看来,当下的“慈善”,既是一个名词,更是一种社会价值取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时髦的标志,正逐渐发展为一种潮流。这源于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世界融入的步伐加快,需要我们从文化、思想、道德层面去重新审视历史、自身与社会的关系等。此外,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矛盾,需要借助慈善去调节和缓解。我们不妨借助慈善这根“拐杖”、这叶“小舟”,以此作为修行的方便法门,走向更完美的人生彼岸。
假如这个世界存在着真正的幸福,那慈善就是这种幸福的源泉。
肖武男,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执行副主席、世界宗教交流与合作组织执行干事长。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