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队员们在中崆大峡谷寻找失联者(图片由韶关登山协会户外救援队提供) 该保护区曾多次提醒不要私自进入;记者调查发现驴友组团都签“生死状”9月19日,两队驴友共47人到清远英德波罗中崆大峡谷游玩,突发洪水,6人失联。22日,记者从英德官方了解到,22日14时许,搜救人员在中崆峡谷入口的洞口发现第六名失联者的遗体。遭遇山洪失联的6名驴友全部找到,确认遇难,三男三女。 近年来驴友参与探险却不幸遇险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每一次噩耗传来,公众都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但不幸一再发生。有统计数据称,国内驴友总量已接近3000万人。人数激增的背后,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羊城晚报记者 陈强 张文 中崆大峡谷失联?? 驴友确定遇难 该保护区曾多次提醒不要私自进入;记者调查发现驴友组团都签“生死状” 1、事件:失踪6人全遇难 两队驴友共47人,其中一队10人来自广州,一队来自佛山、东莞两地共37人。9月21日,记者联系到其中一队的领队“铁男”,他来自佛山顺德,在珠三角驴友圈有一定的知名度。 “大家本就想玩玩水,第二天就原路返回的。”“铁男”告诉记者,他一直有留意天气状况,20日早晨6点天空开始降雨,但雨势不大,他提醒驴友开始收拾物品,到7点40分左右,山涧瀑布突然像开闸一样,水量快速增加,旋风又将雨水刮起,宿营帐篷和物资迅速被吞没。 “所有人撤离到安全地带后,我们清点人数,发现一名叫雷淑波的驴友失联,然后就报警了。”英德官方称,20日11时10分接警后,立即展开救援。 “铁男”告诉记者,他们这队10人失联5位,之后陆续找到了尸体,都是来自广州的驴友。 9月22日,记者从英德官方了解到,6人已全部遇难,三男三女。 2、危险:户外探险有难度 “中崆大峡谷几乎每年都出事,全是遇到洪水,我觉得出事的驴友最主要是功课没有做足,或者没有做功课的习惯。”珠海一名资深驴友领队阿南(化名)告诉记者,没有基本的户外经验,也不知道线路的难度和危险性,这是很恐怖的。“要知道,峡谷遇到洪水基本没处躲。” “所有的人都觉得自己肯定没事,真遇到麻烦后悔都来不及,”一位参与搜寻工作的救援人员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近年来驴友通过网络召集进行户外探险的活动热度不减,但由于部分“领队”经验不够丰富,由此引发的驴友被困、失联甚至遇险的状况时有发生。 这位救援人员称,近几年连续发生驴友在中崆大峡谷被困甚至遇险的事件,其中大多是珠三角地区的旅游者,自己也曾多次参与救援。他认为历次险情的发生与驴友尤其是领队危险意识不强、经验不够丰富有关。 编辑:健龙 3、规则:驴友要签“生死状” 据阿南介绍,目前驴友组队出行,有一些是带有商业性质的俱乐部组织的,但更多则是AA制活动。一些爱好旅游的网友在网上发帖,召集大家“AA制”出游,这些人戏称自己为“驴友”,而出游的召集人、组织者就被称为“驴头”或领队。 记者登录某大型户外论坛发现,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人发布徒步、登山线路,只要论坛上有发帖组织登山、徒步、露营等活动,下面就会有人跟帖报名参加,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针对长假,还会另外推出一些长线旅行跨省旅游。 梳理这些领队在网站的发帖,会发现除了活动集合地点、出行时间、行程具体安排等内容,都会附有风险提示和“生死状”。即相互间无须对活动中因个人和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和伤害承担责任,明确风险自负,对 “驴头”、“驴友”来说就是 “免责条款”。?? 就连一些商业俱乐部组织的户外活动,也会列明类似的“免责声明”。如深圳一个俱乐部组织活动时,都会列出“组织方只提供组织、技术方面的支持,组织方不承担赔付责任,但组织方将尽一切努力进行救护与援助。免除领队相关法律责任”。 对于“生死状”,律师认为“驴友”之间自发地组织活动,组织者又不以盈利为目的,组织者尽到了提供安全保护措施的义务,没有重大过失,不用承担赔偿责任,所有责任需要参与者自己承担。但如果组织者收取了额外的费用,组团以营利为目的,任何形式的免责声明都是无效的。一旦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组织者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 难题:游客“硬闯”保护区 中崆大峡谷地处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石门台保护区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保护区不是旅游区,保护区管理部门节日期间会在保护区的各个路口设置护林哨卡,制止不具备合法手续的游客和驴友进入保护区,但保护区面积太大,对于驴友私自进入保护区的行为无法杜绝。 今年5月以来,英德市相关部门先后两度发出了关于禁止到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及未开发开放的景区旅游采风的禁令,并在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主要地段竖了禁牌,但一些驴友仍不听劝阻,冒险活动。 2012年8月石门台保护区发布相关提醒,称石门台附近区域“地形复杂,容易迷路,极易出现安全事故”,驴友私自进入该区迷路,虽经营救后脱险,“但每一次的营救都动用了大量的公共行政资源,同时对受困驴友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保护区管理机构“要求各单位和驴友依法进入保护区,并会同森林公安对宣传劝说无效仍不依法进入保护区的单位和驴友进行执法”。 然而对于这一提醒,某知名户外论坛网友的留言或者表示遗憾“糟糕了,没得玩了”;或者反驳认为“开矿、偷捕野生动物、保护区种植经济作物、放牧、修路、景区开发,这些问题才是政府最应该监管的”,或者嘲讽“想收钱了吧?”甚至直言“不理他”。 “户外探险不是登山,登山由体育局管着;也不是旅游,旅游由旅游局管着。户外,没人管。”阿南说,户外活动规范只能靠自律,“比如说三两个学生去爬山,一家三口去爬山,根本不会告诉你,出了事就打救援电话。‘散兵游勇’没法被规范。” 编辑:健龙 相关 深圳最高峰梧桐山去年至今190人迷路 游客“任性”是主因 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园报道:深圳梧桐山是市民户外运动的首选地之一。据统计,去年至今有190人在梧桐山上迷路,80多人摔伤、抽筋、中暑、昏迷。为了应对意外,梧桐山管理处组建了7支应急救援队伍。 出动80多人找一名伤员 梧桐山是以滨海山地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面积31.84平方公里。身为深圳最高峰,梧桐山是深圳市民最喜爱的登高览胜、休闲健身场所之一。 不过,梧桐山地形复杂,横跨罗湖、盐田和龙岗三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路窄坡陡,有将近90度悬崖峭壁。此外,由于景区自然条件原因,气候多变。景区内很多区域没有开发,这些区域基础设施尚未覆盖,而游客又经常前往探险,容易发生摔伤、迷路等事故。 记者从深圳市城管局官网了解到,2014年全年及2015年1至9月,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与联合救援队伍共搜救迷路游客56起约190人,救助受伤、抽筋、昏迷游客80余人。其中除了自然原因等不可抗拒所造成的意外事故,大部分是因为游客自身的任性所导致的。 比如,9月6日11时,一名游客在未开发路线摔伤头部,管理处和东湖派出所、田贝消防中队、水贝消防中队、山地救援队、120急救中心等共出动80多人、耗时12小时,才将伤员安全护送到医院。而在8月23日21时,一名男游客带8岁女儿登山,结果天黑迷路报警。由于迷路人报错地点,管理处与联防队伍一起,搜寻了泰山涧、马水涧区域方圆6平方公里,在凌晨2点才找到迷路游客。 组建7支应急救援队伍 据分析,有些游客爱探险,选择危险边坡或悬崖峭壁登山,或者擅自进入未开发的区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部分游客还有些任性,不顾工作人员劝阻,选择在台风、雷暴、大雾天气冒险登山。此外,有些游客饿着肚子就登山,非常容易扭伤、摔伤或体力不支,大部分游客还缺少自救互救知识和技术能力。 针对经常发生的意外,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组建了执法机动队以及梧桐山村、山顶、莲塘、盐田、沙头角村、西坑等管理服务站7支队伍,实行24小时救援、节假日值班值守制度。管理处还加强了救援联动协调工作,与辖区办事处、东湖派出所、田贝消防中队、黄贝消防中队、梧桐山村民兵,以及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和120急救中心,多次开展联合救援行动。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