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装饰主义圣地的诞生
随着纳皮尔重建的展开,选择什么样的风格重建城市,就成了当时人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地震前,纳皮尔的建筑大多是维多利亚式或爱德华式的,它们讲究繁复华丽的细节——建筑物表面通常被层层叠叠的装饰物、阳台覆盖。当地震发生时,人们慌张地冲出屋外逃到街上,不料却被掉落的装饰物、阳台击中遇难。
世界装饰主义圣地
在新的城市建设中,一切规划设计首先吸取了地震教训——原本狭窄的道路被拓宽;移去街角处的建筑以开阔行人视线;为避免火灾,所有的电线、煤气管路都埋入地下;建筑表面的装饰物、阳台、广告招牌都被剔除……而这样的设计,竟与当时欧洲流行的“装饰主义(Art Deco)”城市风格不谋而合。
“装饰主义风格”起源于19世纪20、30年代,它讲究简洁、摩登的外观和简约对称的几何造型,并用鲜艳明快的外部色彩美化建筑外部,使整个城市看上去更富有现代气息。同时,装饰主义风格又汲取了远东、中东和南美的文化特征,这也符合纳皮尔重建委员会 “广采世界不同建筑模式,将纳皮尔建成‘建筑艺术博物馆’”的设想。于是,“装饰主义”很快成为城市重建的指导理念。
纳皮尔“震后建筑师联盟”主席——路易斯·海主持设计了当时的大部分建筑。他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将本土的毛利文化主题融入装饰主义中,从而赋予了纳皮尔与众不同的特征。在地震发生两年后,1933年,一幢幢统一的装饰主义风格建筑拔地而起,纳皮尔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新、最漂亮的城市,一座全新的纳皮尔诞生了:这些建筑普遍只有两层楼高,全部由轻质材料建造,看起来都非常精致可爱。最开始装饰主义的房子多是民居住宅,后来许多外地商家搬到纳皮尔,发觉此地的房屋非常有特色,便纷纷仿效又建造了一批新房子,其中就包括全球仅有的两家装饰主义风格的麦当劳快餐店。
直到现在,纳皮尔仍是与美国迈阿密南海滩齐名的“世界最好的装饰艺术城”。世界装饰艺术爱好者视这里为艺术圣地,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如此众多的上世纪30年代装饰主义风格建筑。而去过纳皮尔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纳皮尔市中心让人感觉就像一个时光宝盒,徜徉其间,各种搭配协调的建筑格外迷人,仿佛让人刹那间穿越时空,一下子回到从前。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每年二月纳皮尔都会举行世界装饰艺术节,四方游客、艺术家在此时云集于此。许多当地居民会特地穿上30年代的夸张服饰,开着老爷车来到市中心商业街,随着音乐跳起舞蹈,庆祝城市震后重生,他们将灾难的黑色记忆,融入耀眼的艺术光彩中。不能不承认,正是纳皮尔人的乐观顽强,才将城市从毁灭的边缘拯救,同时也让地震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