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国内国际线路视界山岩旅游业界

搜索

行走川藏线建议:防范天灾风险及抢劫

国内新闻|2012-8-13 12:22

来源:南方都市报|2947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打印

 

川藏线路状曲折复杂,让人望而生畏。

 

       近来,川藏线上,微博寻人时有发生,伤亡事故频发。在这其中,有天灾,也有人祸。

 

  目前川藏线上的救助现状如何?行走川藏路,需要极其小心的路段有哪些?记者通过联系四川旅游管理处、西藏林芝地区旅游局,以及一个走过川藏线的草根驴友,从安全的角度给广大驴友提供一个了解川藏线的视角。

 

  梦想催生行走,行走固然美好,但有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可能会死在路上?

 

  新闻背景

 

  近期川藏线事故一览:

 

  巴塘到芒康的路段泥石流事故

 

  7月27日晚,在巴塘到芒康的路段,一辆面包车和一单车友被泥石流冲进金沙江,还有一个15岁的车友被泥石流冲下的石头砸伤。

 

  女网友寻夫,其夫然乌湖附近失踪

 

  7月26日,网友“浅唯沫青”发帖紧急寻人引起关注。称其老公黄岩与刘轲、万绪波三人于7月26日驾驶一辆银色三菱帕杰罗(A 501L S)在然乌湖附近失踪。

 

  318路段伤亡严重

 

  7月25日,成都武警抢修塌方的318路段。五名车友,其中有两名车友遭遇塌方遇难,一名车友选择翻山结果掉下悬崖身亡,其余两人失踪。

 

  318国道通麦特大车祸

 

  6月16日,在川藏线318国道过通麦大桥一公里转弯下坡处,一台旅游公司的老款丰田上坡遇阻后滑,把一台在后面的依维柯中巴车撞到江中。车上载有14人,其中11人连车掉入江中。

 

  海通沟段泥石流数百人被困

 

  6月23日下午,川藏公路西藏芒康县境内海通沟段发生大型泥石流灾害,该路段交通中断,有100余台车辆受阻,300余人被困。

 

  昌都搭顺风车车祸

 

  5月15日,4名驴友在昌都地区搭乘一辆顺风车时发生车祸,导致一死一重伤。由于下雨道路湿滑,车子在拐弯时不慎掉进河里,导致驾驶室严重变形。

 

  想好了再上路

 

  从近年来川藏线上出现的安全事故看,有将近一半是可以避免的。天灾路险虽可怕,但“侥幸心理”与“逞强心理”的盲目精神支撑更可怕。

 

  行走川藏路,近来在驴友中间流行的“冲动上路”类型的心灵鸡汤是值得警惕的,绝景总在风险处,很多人,往往只想到了美景这一点,而不重视风险性。所以“说走就走,走了再说”“顺其自然,路上慢慢摸索”,所以有人身着牛仔裤就出发,有人则一身装束,仿佛准备下高尔夫球场打高尔夫。虽说冒险精神不可无,但不能被冒险精神冲昏头脑。最好想想,是否会死在路上?做足准备,做足功课,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原始风貌与成熟救助服务不是悖论

 

  四川、西藏等当地旅游局都承认,作为中国最美的公路,目前川藏线几乎没有任何的服务站和救助站,没有完善的旅游服务。这是一个颇令人不解的问题。有人为此种状况列举了N个理由,比如条件恶劣,路况难维护,设置服务站成本高,还有人说,较少开发服务与救助,才恰好保存了川藏一带原始的风貌。

 

  应该说,第一点属实,但与生命安全比起来,维护成本高就站不住脚了。第二个理由听起来貌似很有道理,其实是谬论。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犯一个错误,总认为开发即会影响当地人文风貌的保持。这是商业化过度的当代旅游所埋下的祸根,事实上,当地原始风貌与成熟救助服务并不是悖论。尼泊尔的徒步线路及沿途服务设施值得川藏线的借鉴和学习,关键在制度的执行力上,比如沿途建营地,政府如何避免被开发商利用,变相成为宰人工具?

 

  现状分析

 

  川藏线主要危险路段解构

 

  地理档案

 

  川藏线是川藏公路的简称,是连通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之间汽车通行的第一条公路,分有南线和北线。南线经雅江、理塘、巴塘过竹巴笼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林芝、墨竹工卡、达孜抵拉萨。川藏北线从成都出发,经炉霍、甘孜、德格过岗嘎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江达、昌都抵南北线交合点邦达后,经波密、八一往拉萨。此外,北线沿317国道在那曲与青藏公路汇合,也可到达拉萨。

 

  路段解构

 

  路途艰险,成熟的救助服务营地2015年才能初见成效

 

  川藏线的地形地貌复杂,沿途有高山峻岭,湍急的江河,尤其每年6、7月份正值当地雨季,几乎每个路段都有泥石流、塌方的危险。但是由于沿途风光无限好,吸引大批驴友前往,近几年特别以自驾游、徒步、骑行的居多。

 

  随着走川藏线的驴友越来越多,改善川藏线旅游服务近一两年才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直至目前,这条线路的旅游服务还相对薄弱,可以说官方名义上较为成熟的救助服务站几乎没有。记者从四川省旅游协会自驾游分会了解到,当地政府联合旅游开发商正规划在川藏沿线适当地建造一批营地,但是估计要到2015年才可以初见成效。

 

  本身就是凶险的路途,加上沿线救助服务暂时不足,安全问题更应该引起驴友们的警惕。川藏线上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有哪些?南都记者通过采访四川旅游管理处、西藏林芝地区旅游局以及多位走过川藏线的草根驴友,总结出沿线上特别需要注意的线路地段。

 

  理塘———巴塘———金沙江大桥(竹巴拢)一段川藏线雨季泥石流多发路段

 

  相对往年,今年四川省旅游管理处收到关于川藏线的投诉较少,但今年雨水较往年多,而且暴雨集中,所以泥石流、塌方事件陡增。最集中的泥石流多发路段主要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理塘县和巴塘县段,由于此路段修建年代较久远,地形地势复杂,气候也复杂多变,对公路的维护造成一定的困难。基本上都是坑坑洼洼的,特别是在巴塘县,今年多次出现泥石流,并由此引起一些交通意外。

 

  虽然针对雨季,当地消防、警察在大雨到来之前都会做好紧急预案,比如遇到泥石流造成的事故,马上进行救援,但因为抢修难度大,事件跨度也较长,所以驴友受困、遇难的事也时有发生。

 

  提示:在此路段,遇大雨,自驾旅游很可能一时半刻过不了,骑行者一般也只好拖车步行,有时还得驮着爱车走。雨季时节,此路段不好为了赶路而赶路,要有耐心以及跨长度的行程计划方案。

 

  通麦天险(波密———通麦)川藏线交通事故最多发路段

 

  要提到川藏线最难走的一段,相信不少驴友都会说是通麦天险,即波密———通麦路段。在天险一段,帕隆藏布江从通麦流过,它与雅鲁藏布交会之处就是著名的马蹄形大拐弯的弧顶处,属于绝美奇景,所以非常吸引人。

 

  但此路段不只有泥石流问题,路面状况也更复杂,最明显的是路窄、弯多、坡陡,所以在旅游旺季车辆较多时更容易发生意外。此路段最困难的路集中在排龙至通麦的17公里路,此线上下坡很陡,骑行时有些地方推上去都很吃力。

 

       责任编辑:语燃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热点新闻
    人文地理
    经典线路
    环球地理
    户外课堂

  • 行者物语热搜标签
  • 行者物语官方微信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
    北风的微信

    行者物语投稿 投稿邮箱:317379335@qq.com在线投稿
    © 2011-2024 行者物语(xz.tqian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微信:13518992858 违法信息举报QQ:31737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