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30岁的亚历山大·冯·洪堡终于如愿坐上了 “毕查罗”号巡航舰,从西班牙北部的卡塔纳港扬帆起航,正式开启了“辞职去旅行”模式。随他一起踏上行程的是以下几件重要物品:42件科学仪器——包括望远镜,显微镜,大型摆钟,罗盘等。用来储存种子和泥土样本的玻璃瓶、成卷的纸张、天平以及数不清的工具。 年轻时的亚历山大·冯·洪堡 看行李就知道,洪堡这次出门可不是去看风景的,用《创造自然》一书的作者安德烈娅·武尔夫的话说就是,他是去“收集想法”的。所以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他在南美洲第一次遭遇地震时,第一反应不是像其他人一样惊慌奔走,而是淡定地爬下吊床,架好仪器,开始记录每一次震动的时间、检测振波的传播、测量磁场……这种不要命的举动,让他看起来如同一个偏执的疯子。 但他显然不是一个普通的“疯子”,他被誉为最后一位文艺复兴式的全才——他几乎就是那个时代一切科学知识的化身。他发明了等温线、等压线,发现了磁倾赤道,构想出了跨越全球的植被与气候带。最重要的是,他给予了我们关于自然的概念。然而,这个以脚丈量世界、革新了我们看待自然世界方式的“疯子”,在各种自然观念变得不言自明的当下,却渐渐被遗忘了。 这份1823年的地图,用到了洪堡发明的等温线 《创造自然》追溯的就是这个“疯子”的一生。作者安德烈娅·武尔夫背起行囊重走洪堡之路,小心地捡拾起洪堡当年的点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部生动的洪堡历险记,以期恢复洪堡在自然与科学众神殿中应有的地位。 当然,安德烈娅·武尔夫是有这个能力的。这位出生于印度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有着极好的文采,曾三次当选罗伯特·史密斯杰斐逊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更于2013年当选大英图书馆艾克尔斯美国研究中心驻馆作家。不仅如此,作为国际探险家俱乐部、女性地理学家协会和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会员,她更亲自去追随和感受洪堡。在她的笔下,这位被岁月蒙尘的探险家、科学家,再一次进入人们的思想与视线 。 这个疯子是谁? 过了人人为之疯狂的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初期,如今的人们已经不太能记起洪堡究竟是谁了。然而,他的名字却随处可见,秘鲁的寒流、拉丁美洲的山峰、墨西哥的山脉、阿根廷的城镇、厄瓜多尔的间歇泉,甚至我国境内的洪堡山……无数以他名字命名的景点、物种,让我们常常与洪堡不期而遇。那么这个名叫洪堡的人,到底是谁呢? 1769年9月14日,普鲁士的一个贵族家庭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儿子——亚历山大·冯·洪堡。他的哥哥就是被誉为“德国现代大学之父”的柏林洪堡大学创始者、比较语言学创始人之一的威廉·冯·洪堡。 然而,虽然被母亲安排接受了同样的教育,亚历山大与威廉却鲜有相似之处。我们不妨把洪堡90岁的一生分为3个阶段来看,每个阶段刚好都是30年。 第一个30年,洪堡几乎完全是在母亲的安排和哥哥的阴影下长大的,父亲在他9岁那年就去世了。因为被安排与天资聪颖且年长自己两岁的哥哥修习同样课程,洪堡可谓压力山大。因此,他深感自己的无能,同时又急于证明自己。从18岁到21岁,他跟哥哥辗转多所大学,学习了经济、科学、数学、矿业等专业。那时的他虽然“被一种莫可名状的力量吸引向未知的事物”,却无法违抗母命。于是他按照母亲的安排,成为了一名矿井检察员。但是,这段时间在各学科的钻研,却为他踏上探险之路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转机出现在1796年,这一年,洪堡的母亲因病去世了。与母亲不甚亲近的洪堡感受更多的是兴奋——他终于可以毫无拘束地追寻他的冒险梦了。不出一月,他就辞去了矿井检察员的职务,开始酝酿远行。但事情并不顺利。由于欧洲的政局突变,洪堡直到1799年6月才从西班牙政府处觅得了一本前往南美洲与菲律宾殖民地的护照。 至此,31岁的洪堡终于如愿踏上了冒险之旅。出发之前,他在日记中写道,此次远行的计划,是打算收集植物、种子、岩石以及动物标本。这对他来说不是难事儿,他有对冒险的疯狂作为精神支撑,有对科学仪器、测量和观察的着迷作为技术支持,有超群的记忆力作为保障。30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南美洲、欧洲甚至亚洲,带回了无数关于自然的新发现与新概念。不仅如此,这30年间洪堡还发表了无数篇关于自然的“掷地有声”的文章。正是这些文章与发现,使他成为了全欧洲最著名的科学家。 晚年的洪堡 1829年12月,洪堡从俄国返回柏林,这是他最后一次远行。自61岁开始,他又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书写阶段。他人生的最后三十年一直在写作《宇宙》,希望从科学的角度阐释一切自然现象。随着他在1859年去世,这本巨著未能写完,但是已完成的四卷书成为了有史以来出版过的最宏大的科学著作之一,跨度之大,令人咂舌。 这个热血青年发现了什么? 作为一个打小就不安分的人,洪堡身上有着许多特质。而促使他走上探险之路,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最主要特质,就是“擅长将想法联系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隐秘链条”。也就是说,他已经超越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状态,进入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序列。所以,当我们准备讨论这个热血青年的重大发现时,我们要先从他的探险之旅谈起。 洪堡的旅行,可说都是条件艰苦、险象环生的大冒险。比如他经常要夜宿危机四伏的热带雨林,有时半夜惊醒,会忽然发现一条盘踞在睡榻下方的毒蛇;再比如,有些探险之地,蚊子多到连说话都变得困难,即便穿上防护衣或烟熏都毫无用处。安德烈娅·武尔夫在《创造自然》一书中对洪堡的这些经历描写的极为细致,足以让你身临其境,甚至寒毛直竖。然而,我们的主人公洪堡,却极其享受每一段旅程。因为这些旅行为他带来的,不仅仅是探险欲望的满足,还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多套宏幅巨著的独家素材,以及最重要的——全新的自然观。 洪堡在1817年所做的植被分布图 在解读洪堡自然观的养成路径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当时人们的自然观。 在当时,大部分人倾向于认为,大自然是一个平稳运转的机器,每一个生物的存在都是被规划好的,他们按照神的要求出生、成长,所有生物之间都保持着一种默契的恒定。也就是说,如果这一区域有10只兔子,那么它永远是10只,一只兔子死去,就会有一只新兔子降生。 而踏上探险之路的洪堡却不这么想。他更倾向于认为自然是一张充满了残酷斗争的生命之网,各生物间通过搏斗求得生存,比如植物争夺养分,动物弱肉强食。这种自然观在洪堡刚踏上探险之路后尤甚。因为自打进入美洲开始,他就与各种生物间残酷的斗争为伍。 然而,洪堡对自然的认识很快就发生了转变,他开始觉得自然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事物之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这种思想的转换,从亚诺斯开始。在亚诺斯,洪堡观察到一株曲叶矛榈树因丰沛的雨水而舒展开枝丫,它吸引了鸟儿来吃书上的果子,有昆虫停留在树干或树叶上休息,连大树下的泥土都比其他地方的更加湿润。此时的洪堡突然发现,自然并非只有竞争,事物之间的联系比自己当初想象的要更为丰富且有趣。 洪堡与同事邦普兰在厄瓜多尔的钦博拉索火山 在其后到达的钦博拉索山,洪堡关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想法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证。因为当他站在钦博拉索峰的绝顶之上向下俯瞰,忽然发现,“从欧洲到南美洲,在相隔如此遥远的地区,气候条件竟如此惊人地相似。”这种跨越大洲、跨越种族的相似性,让洪堡进一步坚定了他对自然的新观点。 事实上,洪堡关于“自然是富有生命力的有机整体”的自然观,在英国得到了热情回应,成为浪漫主义运动的指导原则和重要隐喻。 与此同时,在对这一自然观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洪堡进一步发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在华盛顿考察期间,他第一次揭示了殖民主义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开始将自然、生态问题、帝国的权力与政治放在一起权衡轻重。 我们为什么要重读洪堡? 1804年,35岁的洪堡结束了他的第一场远行,历时5年,满载而归。行囊中包括了6千个物种的6万件植物标本以及数十本笔记、数百张素描以及成千上万个不同领域的观测数据。这不是个小数,因为直到洪堡生活的18世纪末,已经经过分类和定名的物种只有6千余种。 但是,这笔知识财富只是洪堡为我们留下的财富之一。洪堡最值得被解读的,是他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 作为一名资深探险家以及一名严谨的科学家,他留给我们的第一笔精神财富是:科学家要走出实验室,到自然中去感受和体验。洪堡自己也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点,他不满足于在书斋中与卷轶为伍,而是在一次次地实地考察中印证或纠正自己的理念。比如他曾一直以为运动的元素是水,而非土地。但当他站在南美洲的土地上,亲自感受着地震带来的剧烈震颤时,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认知错误,继而冒着生命危险用仪器检测地震发生时的各种指标。再比如他研究“动物电”时,甚至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并仔细地记录每一次痉挛、抽搐、灼烧或疼痛的感觉。 作为一名致力于将科学大众化的学者,洪堡留给我们的第二笔财富是:知识是共享的,传播知识也是科学家的一个重要任务。 探险归来,洪堡把自己的探险成果连同详实的数据,一一整理出版。为了让普通人可以买得起这些科学书籍,他甚至在部分书中拒绝使用昂贵的插图。他尝试在大学中建立化学和数学部,并每周举办讲座,不收取分文入场费。他将自己从大自然获取的知识、对自然的思考,毫无保留地传递给每一个感兴趣的人,让科学变得平易近人且广受欢迎,这大概可以算得上洪堡一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然而,随着洪堡历尽千辛万苦得出的自然观念变得不言自明,当 “理论结合实践”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一种共识,当科学的普及早就已经做到了从娃娃抓起,最初提出这一观念的人,最初践行这些思想的人,反而被我们渐渐遗忘了。 《创造自然》一书的作者安德烈 娅·武尔夫,不仅仔细阅读了洪堡出版的每一部著作、每一本日记,深入研究了洪堡的思想与生活,而且,她还踏上洪堡曾经涉足过的土地、探访洪堡曾歇脚的小屋、站上洪堡曾经俯瞰过的钦博拉索山顶。她把读到的一切,与自己亲自感受过的洪堡之旅结合起来,用细腻的笔触完整而细致地还原了洪堡精彩的一生。 在这个人人向往辞职去旅游的当下,重读洪堡可谓意义重大。远方是一种召唤,但背起行囊的目的,绝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去著名景点拍照留念。你准备从哪一方面去解读远方?你是否已经如当年的洪堡一般,已经准备好了解读远方的能力?你打算为你的远方之旅交出一份什么样的反馈? 【德】安德烈娅·武尔夫 著 《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于2017年10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