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在织女星周围发现两道小行星带,其中遍布尘埃和岩石碎块
织女星系和太阳系之间的对比示意图。两个星系之前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两者都有两个小天体带,并且两者的距离都正好相差10倍;然而在织女星周围是否存在多颗行星?这目前仍然缺乏观测证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认
行者物语讯 北京时间1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说到织女星的名字恐怕我们大家都不会陌生,不仅因为它是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浪漫故事的主角,事实上它还是全天的第五亮星。但是不久之后它或许还要增加另外一个头衔,那就是它周围的两道小行星带。
天文学家们使用美国宇航局斯皮策空间望远镜以及欧洲赫歇尔空间望远镜的数据开展了相关研究,这两台望远镜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工作于红外波段。
织女星距离地球约25光年,位于天琴座。观测显示织女星的周围存在两个独立的小行星带,其中一个位于内侧,温度较高,另外一个位于10倍距离处,温度较低,两者之间由一个间隔区域隔开。这种情况看起来让人感到熟悉,因为我们太阳系中的情况也是如此——较靠内侧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而在10倍距离远处也同样存在着另一个小天体富集区,即所谓的“柯伊伯带”。这种1:10的比例让天文学家感到好奇。
尽管在织女星和太阳系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然而这两者之间同样存在显著不同。首先,织女星系统的延伸范围是太阳系的4倍,而织女星本身的质量也是太阳的两倍。其次,织女星的年龄要比太阳年轻的多,其年龄大致仅有6亿年年龄,而相比之下太阳的年龄已有大约40亿年,因此织女星的温度和亮度都要显著超过太阳。
年轻的织女星系统从本质上来说,刚刚从形成初期的动荡之中缓过神来,整个体系中密集散布着厚厚的尘埃和碎屑;相比之下,太阳系已经拥有足够的时间来“尘埃落定”,其中的尘埃已经逐渐形成较大的块体,如小行星,彗星以及行星体。不过或许这两个小天体环带之间的间隔区才是更加有趣的发现,这里可能正是年轻的行星正在诞生的地方。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史都华天文台天文学家凯特·苏(Kate Su)表示:“我们的这项发现呼应了近期的研究结果,即认为多行星系统在太阳系之外是普遍存在的。”苏是这篇即将刊载于《天体物理学学报》的论文的第一作者。
斯皮策和赫歇尔空间望远镜可以通过监测小行星带中岩块之间发生的撞击,摩擦等事件中产生的尘埃云来了解这些岩块的存在。这些尘埃云由于受到中央恒星热量辐射的影响而发生升温,并在红外波段发光。
这种情况和北落师门的情况非常相像,这颗恒星的质量和织女星相近,但是更加年轻。北落师门同样拥有一个漂亮的尘埃环,这是由无数的小行星和彗星产生的。然而天文学家们已经确认有一颗行星(北落师门b)存在于其周围的两道尘埃带之间的间隙之中。而天文学家们仍需要进一步观测才能确认织女星系统中是否存在相似的行星,尽管其周围的两道尘埃带之间的间隙似乎说明这里确实存在着这样的行星。苏表示:“总体而言,位于这两个尘埃带之间的巨大间隔是一个明显的暗示,即可能存在有多行星系统围绕着织女星和北落师门运行。”
尽管以目前的水平我们还无法直接观测到那里的景象,但是天文学家们现在非常渴望能使用美国宇航局下一代的空间红外望远镜“詹姆斯·韦伯”来改变这种状况。这台最新一代的大型空间红外望远镜预计将于2018年发射升空,预计其将有望直接检测到来自围绕这两颗恒星运行的行星发出的微弱红外信号。
责任编辑:语燃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