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国内国际线路视界山岩旅游业界

搜索

走进肯尼亚 动物大迁徙叹为观止

境外线路|2013-7-28 12:03

2942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打印

难得一见的“天渡”-火烈鸟

 

火烈鸟

 

       难得一见的“天渡”

 

  每年七八月是东非大草原上动物迁徙的高峰期,几乎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角马、斑马横渡马拉河,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搬家至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而后在马赛马拉停留两三个月,再次不辞劳苦地返回坦桑尼亚。饥饿、干渴、渡河伤亡、体力不支、弱肉强食……据说,只有30%的幸运者能回到出发地,与之为伴的还有40万旅途中诞生的新生命

 

  早前听友人说,他一连去了三年也没看到“天渡”,为了饱览动物迁徙的壮观场面,翌日特别起个大早,赶“头班车”Safari。骑上东非沙伐旅的“骆驼”——顶篷可升起的面包车,一路在广袤的草原上飞驰,左右两侧风光一览无余,偶尔可见几株树木孤零零地伫于地平线上。秃鹫展翅翱翔,斑羚扬腿跳跃,长颈鹿闲庭信步,象群缓慢挪动沉重的双腿……与前日无异,不一会儿,视野便已被飞禽走兽填满。

 

  大迁徙叹为观止

 

  迁徙季是斑马、角马疲于奔命的时节,亦是旅游旺季。这不,中午未到,已有不少面包车、吉普车在马拉河边蹲点。Safari的每辆车都载有无线通信设备,司机会通过电台互相告知动物出没地,因此,当一位司机发现迁徙队伍在河对岸查探时,其他车辆便闻风而动,赶到对应点守株待“马”。

 

  正当角马大队探路者在观察地形时,我们也紧张兮兮地替它们分析可行的渡口。角马是聪明而敏感的动物,探路者发现河岸边有三条鳄鱼,便一直静静等候。约莫一个多小时后,看到鳄鱼撤离,领头的角马预谋过河。此时,原本只有三四辆车静候的人类围观团也开始躁动,面包车顿时增加到近十辆,本已冲下山坡的领头马见状又撤回去。“我们先退到后面去”,一位颇有经验的司机提议,于是,聚集在“渡口”的车辆纷纷后退,说时迟那时快,不过两三分钟后,领头马便一鼓作气冲过来,其他的角马也前赴后继,在河道形成一股壮观的“凹”字形角马队伍。我们这帮围观群众多屏息凝神,将千马奔腾的场面猎入镜头,DV、单反、手机……长枪短炮统统瞄准迁徙大队,角马踏浪狂奔的脚步声、咆哮声,以及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不过三五分钟后,千匹角马顺利渡河,很幸运,这支队伍中没有队员沦为鳄鱼的美餐,没有队员被踩踏伤亡。幸存者们抵达马赛马拉后第一件事就是寻找过河时失散的亲友,角马们呼唤着,张望着,再一次的重逢寓意着“移民”后的新生活,新希望。

 

  Notice

 

  最佳观赏地

 

  马赛马拉国家公园中的马拉河沿岸,从热气球或小型飞机向下俯瞰最为理想。

 

  迁徙过程

 

  每年12月到次年5月,动物散布在从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东南面一直延伸到Nqorongoro保护区的无边草原上。充足的雨水为它们提供着充足的食物。

 

  5月中后期,随着旱季来临,动物向塞伦盖蒂的西北面迁徙,追赶青草和水源。

 

  6月是动物哺乳期,几十万角马在迁徙路上降生。

 

  7、8月,持续的干旱令动物纷纷越境,穿越马拉河,来到马赛马拉,一直呆到9月。

 

  10月,塞伦盖蒂的草原在雨水的滋润下开始返青。同时,面积只有塞伦盖蒂约十分之一的马赛马拉并不足以维持数百万头外来动物的生活。动物们再从东线南迁到塞伦盖蒂,回迁一直持续到11月。

 

  12月,动物各自回到故园,休养生息,繁殖后代,补充途中丧失的大量同类。

 

  提醒

 

  观看猛兽的最重要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原则就是不能离开车,单独行动。据司机解释,在它们看来,车是整体,是一个庞然大物,是难以对付也并不了解的巨兽,一旦离开汽车,人变成较小的个体,就容易遭袭。因此在看大迁徙当天中午时应在汽车周围用餐,通常会安排在草原上的一处较安全的开阔地享用。品尝时注意留意周围环境,保持警惕,另外保证环境整洁,将食物垃圾等带走。观看动物迁徙时应时刻安静,不要大声喧哗影响动物行动及他人观看。在肯尼亚国家公园拍摄野生动物,均不能随意下车,只能在敞篷的观光车上或在规定范围内拍摄,所以必备长焦镜头。

 

  肯尼亚是世界上公认的观赏非洲热带动物的最佳国度。在马赛马拉动物保护区,非洲五兽——非洲象、犀牛、野牛、狮子猎豹随处可见。每年的7-9月份,东非大草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动物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成群结队的角马、斑马和羚羊由南部的坦桑尼亚徜徉而至,场面甚为壮观。绝大多数去肯尼亚呆上一两个星期的人会选择这样的路线:首都内罗毕—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桑布鲁国家保护区-安博塞利国家公园,这是一条最经典的线路。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热点新闻
    人文地理
    经典线路
    环球地理
    户外课堂

  • 行者物语热搜标签
  • 行者物语官方微信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
    北风的微信

    行者物语投稿 投稿邮箱:317379335@qq.com在线投稿
    © 2011-2024 行者物语(xz.tqian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微信:13518992858 违法信息举报QQ:31737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