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国内国际线路视界山岩旅游业界

搜索

珠峰登山队偶遇热心老乡

国内新闻|2012-3-31 09:34

来源:长江日报|1317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打印

 

登山队队员在拉萨河河滩行进

 

       继色拉寺、翁贡山之后,地大珠峰登山队昨天再次展开徒步拉练,目标拉萨南郊拉萨大桥。


       预报中的坏天气并未如约而至。早餐时分,队里敲定了训练科目拉萨河徒步往返。


       10:20,除去负责装备的几名队员,其余20人身着冲锋衣、脚穿徒步鞋、背上登山包,全副武装地出发。


       登山队并未选择最近的线路,而是兜了一个圈子,由扎基路一路东行,至夺底路南段转向,经江苏东路前往拉萨大桥。这一线路全长8000多米,整个往返距离超过16公里。


       10:20,除去负责装备的几名队员,其余20人身着冲锋衣、脚穿徒步鞋、背上登山包,全副武装地出发。


       徒步拉练不求快


       10:20,除去负责装备的几名队员,其余20人身着冲锋衣、脚穿徒步鞋、背上登山包,全副武装地出发。


       针对前两次拉练中出现的问题,登山队总指挥董范行前提出了具体训练要求:15分钟慢速行走,15分钟快速行走,交替进行。“登山活动中,并非速度越快越好,关键是掌握好节奏。”他说。


       10:20,除去负责装备的几名队员,其余20人身着冲锋衣、脚穿徒步鞋、背上登山包,全副武装地出发。

       一般而言,慢速行走,每分钟大约90步;快速行走,每分钟大约140步。然而此前两天的休整,早把队员们憋坏了。昨天的拉练一开始,他们就像脱缰的野马,一个劲儿往前冲。什么快慢交替,全都丢到了脑后。没办法,总指挥不得不冲到队伍最前面,要大家压住节奏,严格按训练计划行进。


       河滩体验上下雪坡


       行至江苏东路交叉路口,一座雕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几名身着高山连体羽绒服的登山队员,将一面五星红旗高高托起。
       穿过一系列极富民族特色的街道,11:40登山队抵达拉萨大桥。顾不上欣赏秀美景色,马上展开下一个训练内容在河滩上下之字形行进。“松散的石头斜坡有些像雪坡,让大家体验一下登山过程中上下雪坡的感觉。”董范解释。


       武汉老乡很热心


       10:20出发,13:30返回驻地西藏登山学校,登山队的拉萨大桥之行全程超过3个小时。拉练途中,一位热心的武汉老乡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那是队伍刚出发不久。精神的冲锋衣与飞快的步伐,引路人“围观”。一位男士好奇地上前攀谈,得知登山队来自武汉,十分高兴,并主动留下电话号码,称“在拉萨有困难就找我”。由于训练正在进行,大家很快挥手作别。


       下午,本报记者拨通这个号码,电话那头正是这位武汉老乡项志祥。35岁的项志祥家住汉口花桥,大学毕业没几年就离开家四处游历。“到拉萨快4年了,开了一家名叫"獒游"的客栈,在业内也算小有名气吧”。


       项志祥每年都要回武汉,与家人团聚。“近几年家乡的发展很快,有了一些中部崛起领头羊的气象。”他说,“祝福武汉人,成功登上珠峰!”

 

       (责任编辑:语燃)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热点新闻
    人文地理
    经典线路
    环球地理
    户外课堂

  • 行者物语热搜标签
  • 行者物语官方微信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
    北风的微信

    行者物语投稿 投稿邮箱:317379335@qq.com在线投稿
    © 2011-2024 行者物语(xz.tqian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微信:13518992858 违法信息举报QQ:31737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