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位置:行者物语 > 旅行频道 > 旅游资讯
想要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其实也不算太难。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在博物馆和剧场不大声喧哗;在不文明现象面前挺身而出、直言相劝,当好文明的维护者;在旅行之前多做一点功课,了解不同地方的风俗禁忌……从生活中的点滴出发,才能做一个文明的传承者。
当广袤的肯尼亚大地在飞机的视窗里逐渐变成一个绿色的棋盘的时候,我好像听到一个遥远的声音在问:这片贫穷与天堂共存、生机和困境同在的土地,我还能不能再次地拜谒你、亲吻你?我说不清。我的内心无限惆怅和犹疑。
时下正值西藏旅游高峰期,进藏游客人数大幅增加,进出藏的火车票、机票也变得紧俏,一些热点线路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
不带走什么,不留下什么,甚至不去触碰,是对给予自己美感与震撼的自然风光或人文古迹最大的尊重。如果当初人们是为了寻找原生态的山川,与古人的遗存对话,那为什么要把寻找的东西弄丢呢?
只卖套票、不卖门票,短期来看可能收入更高,但长此以往,被“套”过一次的游客心生不满、失望而归,由此形成的负面口碑很可能让更多的游客望而却步。这种所谓的景区套票,除了套住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外,也套住了景区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等”字后面恰能折射出当前有关部门对于文物保护的消极心态,更有城市建设与老建筑保护背后的深层矛盾。在政府部门的眼中,对于这样一座尚未开放的保护建筑,纵使它再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进行保护似乎也不是一件短期内就能看见“效益”的事儿。
英国首都伦敦可能不是阿姆斯特丹或哥本哈根那样因自行车而著称的城市,但这里逐渐兴起的骑行时尚让这个城市走进了骑车探索的时尚行列。就让我们跟随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报道一起来看看吧,在伦敦骑自行车或许会永久性地改变你对这个城市的看法。
随着户外运动的不断升温,自主自助外出的爱好者群体也在不断扩大,他们被形象地称为“驴友”。然而,与此同时,失踪、遇险等意外事件屡屡见诸报道,引人担忧。如此频发的意外事件,却无法令“驴友”们止步。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驴友”屡屡变成“难友”?
CNN网站列举的第9个旅程名为“台北101大楼,从地面到89楼”,指出101的高速电梯“突破了旅客移动科技的极限”,带着世界各地的观光客,迅速离开喧嚣的都市地表,登上宁静的89楼观景台,是一段值得体验的旅程。
湖面上天水相接,清波涟涟,舟船穿梭。湿地里绿肥红瘦,荷翠欲滴,水禽叽鸣。微山湖的美真不知道如何形容才好,用繁花似锦来描绘,用碧湖花海来形容,还是用美不胜收来表达吧,那是大美、自然美,无须修饰,场面之大,无边无际,景色之好,如梦如幻。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明程度高低, 不仅取决于其物质财富的多寡, 还取决于其道德水准的高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保证素质教育的跟进。
在我看来,搭车只是众多旅行方式中的一种,合理使用,对于搭车者及司机本身都是双赢。德国是欧洲第一人口大国,也是政治与经济上的主要大国,虽然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中国的约1/30。
《中国公民出境文明旅游倡议书》和《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广受热议,文明旅游再次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虽然《旅游法》中已经提到有关文明旅游的内容,但是记者从旅行社了解到,即使有法可依,如何引导游客才是推动文明旅游的关键。
随着两国间旅游合作日益紧密,今年有更多中国游客到肯尼亚观赏一年一次的“动物大迁徙”奇观,远超欧美等传统客源市场。现在来看“动物大迁徙”奇观的游客多来自以中国为主的新兴旅游市场。6月和7月来到这里的中国游客人数达到2.03万人次,同比增加10%。
“出境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近日引起社会广泛讨论,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国外导游,塞班导游称中国游客常把小鱼扔到沙滩上暴晒,“我的朋友常说,除了钱外对中国游客没什么好感。”日本导游则吐槽中国人在日本吃饭时,喜欢强行自带酒水,“这是日本人无法忍受的。”
{title}
假面吟唱:爱尔兰人的圣诞传统
旅游业崩塌后,泰国大象何去何从?
直到世界尽头:寻找地球最南端的树
仙境般的卡劳帕帕国家公园曾是一个孤立的隔
“中国最美公路”独库公路即将通车,这十二
家庭旅游的好去处:淡季的黄石国家公园
• 爱尔兰岛的时光之旅
• 阿莱茵:阿联酋的大美绿洲
• 穷游非洲两年,这个90后有多疯狂
• 旅途的轨迹:列车上的加拿大
• 黄石公园野生动物观赏指南:神奇动物在哪里
• 锦绣中华——这里是四川!
有事没事可以多骑自行车,短途骑行提高新陈
为什么自然光对我们生活如此重要?
• 肺炎疫情:紫外线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吗?
• 洗手这件小事,你做对了吗?
• 乘邮轮出游时该如何保障自身健康
• 新型冠状病毒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影响?
• 如何带9到18个月的小孩坐飞机
• 酒后7件事不做:不要立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