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国内国际线路视界山岩旅游业界

搜索

女娲头骨被质疑商业操作 祖山开发者予以否认

国内新闻|2012-6-15 09:04

来源:人民网|3862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打印

  阎金铸说,之所以说“皇帝遗骨”很可能是某代女娲或最后一代女娲的遗骨,也是基于人祖山这个大的考古背景的。在人祖山南麓有柿子滩遗址,它是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也是中国目前发现距今2万至1万年前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原地理藏遗址。

  据阎金铸介绍,2011年的夏天,考古工作者在人祖山上的下造化坪进行了一次试探,发现了耕土层下面有一层黑垆土,这是广泛分布在华北地区1万到8千年前的最晚的一层古土壤,并发现了20多件细石器和红色陶片,充分证明了这里和柿子滩遗址是同一时期的文明

  “人祖山地区广泛分布着2万年到五六千年前的文化遗址群。”阎金铸说,“从1万多年前到4、5千年都有连续的人类文明活动痕迹,涵盖了旧、中、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针对网友对考古背后“经济利益”之说,人祖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耿世文说,他开发人祖山不是为了个人商业利益。“我今年已经60岁了,到80多岁的时候投入的几个亿都拿不回本金。”他说,在和政府签订协议时,他就注明了吉县人可以永远免费游览人祖山。

  “我被人祖山吸引的同时,对待文化还是非常慎重的。”耿世文说,他先向临汾市文物局打报告,文物局派人来对人祖庙进行了清理,之后就把人头骨送往北大进行鉴定。随后他分批组织市、省、国家级的专家学者对人祖山的历史遗存进行了论证。

  【延伸阅读】 对“女娲”的理解存在什么争议? 

  北大考古学教授刘绪在接受“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的研究领域是夏商周史,对有关女娲的文化和考古并不了解,有关媒体记者电话采访询问发现“女娲遗骨”消息是否可信时,他其实并没有绝对否定其可能性,只是因为不属于他的研究范围不能表示肯定或否定意见。

  多为女娲文化研究专家指出,此事之所以引发争议,是因为对女娲的不同认知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孟繁仁说:“网民怀疑很正常,因为大家对女娲的认识主要还是‘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等神话传说中虚构的艺术形象。但我国的女娲文化研究已经形成共识,在虚构的女娲之外,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女娲,即:在某些母系氏族文化里,社会资格老、办法多、经验丰富的女首领就叫女娲。”他说,经过自己20多年对女娲的研究,女娲主要活动区域就是黄土高原上的山西省。

  王增永认为,女娲是华夏民族最古老女性祖先的名字,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学者对女娲的理解也不是太一致,有些学者认为女娲专指一个人,有些学者则认为“女娲”是母系氏族社会德高望重的部落首领的统称。

  根据山西吉县人祖山考古文化旅游开发鉴评听证会纪要,专家们认为,在旧石器到新石器转变时代,还没有“皇帝”产生,明代人的“皇帝”之说,肯定是后人对母系社会首领女娲崇高地位的追誉。 

  王增永说:“从柿子滩遗址的女娲岩画,到娲皇宫内女娲塑像下面发现的遗骨,可以确定6200年的‘皇帝遗骨’和女娲祭祀崇拜有关系。”

  “多年来,中外对神话传说的认识越来越科学化,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国外好多学者认为神话传说也是历史,开始著书立说,并组建了专门的考古队,去寻找诺亚方舟伊甸园等的发生地。”孟繁仁说,因此,要确凿认定6200年前的“皇帝遗骨”是否是某位女娲的还需要更多证据。(记者 王学涛、范敏达)

 

       责任编辑:语燃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热点新闻
    人文地理
    经典线路
    环球地理
    户外课堂

  • 行者物语热搜标签
  • 行者物语官方微信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
    北风的微信

    行者物语投稿 投稿邮箱:317379335@qq.com在线投稿
    © 2011-2024 行者物语(xz.tqian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微信:13518992858 违法信息举报QQ:31737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