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国内国际线路视界山岩旅游业界

搜索

西藏三大寺:独一无二的表情与生命[图]

国内人文|2012-6-20 16:18

来源:西藏人文地理|5569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打印

  色拉寺:“白马”究竟是不是马?

 

  位于拉萨北郊3000米处的乌孜山麓的色拉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它与甘丹寺、哲蚌寺合称为“拉萨三大寺”。色拉寺类似于一所藏传佛教大学,是格鲁派传经授法的重点寺院。

 

 

  色拉寺的全称为“色拉大乘洲”,位于拉萨布达拉宫北面3000米的乌孜山脚下。“色拉”藏语意为“野玫瑰”,传说修寺时这里曾长满了野玫瑰,因此得名。

 

  该寺以平顶碉房式建筑为主,极具民族特色。当我们进入色拉寺大门之后,迎面而来的是一条笔直宽阔的缓坡石道,坡顶便是经堂的大殿。石道两侧有众多僧舍见隙安插,虽然并无统一规划,但房屋建材均为土石,装饰色彩也�家园咨Ⅰ液焐鳎虼苏鏊略翰⒉幌缘迷勇摇�

 

  色拉寺最出名的是每天下午3点举行的辩经活动。这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一种学习方法,根据各个寺庙的不同,辩经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大体可分为对辩和立宗辩。其中,对辩是在两位喇嘛之间进行,一问一答,互作印证;而立宗辩,则没有人数上的限制。

 

 

 每天下午3点举行的辩经活动,是色拉寺最有特色的人文景观之一。

 

  色拉寺的辩经方式为立宗辩,与对辩相比,这里的辩经场面更为热烈。我们了解到,立宗辩通常由较优秀的僧人担任“立宗人”,他自立一说,坐于地上等待别人辩驳,且只可回答不可反问。问难者不断向“立宗人”提出问题,既可一人提问,也可数人轮番提问,直至立宗人无言以对,或者抵达最后的佛法真意。

 

  当五六十位喇嘛身着藏红色的露肩喇嘛服,在阳光下鱼贯入场,而后三五成群,席地围坐好之后,也没有统一的口令,只随着一阵阵清脆的掌声,辩经便正式开始了。

 

  只见一位喇嘛高举右手,口中低喝一声:“底”——随即双掌清脆一击,开始发问。他不仅声音洪亮,表情肃穆,一步步向端坐在地上的“立宗人”逼近,而且还随着辩论的深入,一会儿扯动悬在手臂上的佛珠,一会儿高声怪叫,或者拉袍撩衣,做出各种各样的夸张动作。

 

 

  一般说来,辩经者由较优秀的僧人担任,其方式各寺不同,主要可分为对辩和立宗辩两种形式。色拉寺的辩经为立宗辩,辩经过程中可看到喇嘛们或高声怪叫,或舞动念珠、拉袍撩衣等各种表情和动作。

 

  而一位年长的喇嘛告诉我们,眼前这看似随性而发的辩经,其实每一个手势和动作都是富含深意的,比如——“底”在传统佛法的观想中,就是引发文殊菩萨形象的种子字,籍此可祈请心中的文殊菩萨,赐予智慧;而高举的右手则代表文殊智慧即在身后。清脆的掌声更有三层含义,其一是寓意一个巴掌拍不响,世事万物均为众缘合和的产物;其二是掌声代表无常,稍纵即逝;其三是用掌声给予对方警醒。热烈的辩经场面颇有些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味道。

 

  按照规则,辩经时,答辩者不可顾左右而言它,只能针对提出的问题回答:“是”、“否”或“不一定”,若非质问者请答辩者深入解释,答辩者不能详细陈述。而对于辩经的内容,这位喇嘛给我们举了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问难者问:“白马是否是白色?”立宗人不能根据日常的思维做出肯定的回答。因为白马是马,而并非一种颜色……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热点新闻
    人文地理
    经典线路
    环球地理
    户外课堂

  • 行者物语热搜标签
  • 行者物语官方微信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
    北风的微信

    行者物语投稿 投稿邮箱:317379335@qq.com在线投稿
    © 2011-2024 行者物语(xz.tqian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微信:13518992858 违法信息举报QQ:31737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