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11时57分09秒,郭川驾驶40英尺级帆船“青岛号”从青岛出发,一路向东经过太平洋,驶向南美洲的最南端合恩角,在绕过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好望角后,驶向印度洋,最后回到青岛。此航行线路由国际帆联(ISAF)所属的世界帆船速度纪录委员会(WSsrc)官方认可,是史无前例的自东方启航的极限帆船航行。此前从未有人驾驶40英尺级帆船完成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
郭川胜利凯旋
去年在郭川启航时,“青岛号”正式冲过起点线的时候,计时器随即启动。而在今天上午7时59分,当“青岛号”冲过终点线时,随着一声笛响,计时器立刻停止,其上显示郭川此次环球航海的总用时:137天20小时2分钟28秒!经历了超过21600海里的艰苦航行,郭川不但成为了完成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伟业的首位中国人,也同时创造了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世界纪录。冲过终点线的郭川非常兴奋,径直跳入水中游到岸边,和早已等在那里的亲人相拥庆祝。
郭川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大事记
2012年11月18日 中国船长郭川正式从青岛出发,开始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向世界纪录发起挑战。
2012年11月20日 “青岛号”龙骨挂上近海渔网,郭川花费两小时才得以挣脱。
2012年11月27日 横风帆一个固定点的绳缆在与轮轴发生摩擦后突然断裂,郭川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下花费一个小时才将面积约100平米的横风帆铺在水面上并重新收好。
2012年11月30日 “青岛号”行驶至热带风暴南侧,成功摆脱了灾难性天气的威胁。
2012年12月3日 船雷达系统出现故障,无法修复,郭川不得不剪断雷达的电缆并彻底放弃对它的使用。
2012年12月4日 北京时间上午10点42分,郭川驾驶“青岛号”穿过赤道,正式开始了在南半球的航行。
2012年12月26日 凌晨1点25分,郭川船长驾驶“青岛号”帆船穿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重新回到12月25日,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圣诞节。
2012年12月27日 “青岛号”大前帆突然发生破损,帆坠落水中,郭川紧急将船停住,在漆黑的夜里花费一个多小时把帆从水中捞起。
2013年1月1日 郭川爬上六层楼高的桅杆,剪掉之前大前帆的残余部分。
2013年1月5日 郭川迎来自己的48岁生日。
2013年1月7日 大三角帆的卷帆器意外发生故障,导致帆的一条边被撕裂,暂时无法使用,郭川不得不临时换上小球帆替代。
2013年1月19日 “青岛号”帆船抵达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郭川成为第一个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过合恩角的中国人。
2013年1月25日 郭川绕过位于阿根廷东海岸罗萨莱斯港附近的绕标点,标志着环球航行过半。
2013年2月9日 郭川第三次在海上度过除夕夜,通过视频和家人共同迎来农历蛇年。
2013年2月13日 郭川驾驶“青岛号”经过非洲好望角,正式开始了在印度洋上的航行。
2013年2月24日 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这一天也意味着郭川充满波折与挑战的环球之旅进入了第100天。
2013年2月25日 “青岛号”开始掉头北上,舱内的柴油发电机出现故障,经过紧张检修后恢复正常。
2013年3月12日 郭川在独自漂洋过海114天后顺利穿过印度尼西亚的巽他海峡,进入爪哇海。
2013年3月16日 “青岛号”跨过赤道,重新回到北半球。
2013年3月20日“青岛号”驶入南中国海,并将在中国领海上完成最后的航程。
最强大的精神支持
除夕之夜,郭川的妻子肖莉和两个儿子围坐一起吃年夜饭。今年,他们的年夜饭餐桌上增加了一道特殊的菜肴:户外冷冻脱水食品,而这正是郭川在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中每天都要吃的食物。此时,万里之外的南大西洋上,郭川打开了网络视频,与家人共同举杯,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这个普通的中国家庭,因为男主人的一个在外人看来有些疯狂的决定,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四个月。
去年11月18日郭川离开青岛时,大儿子刚刚上小学三年级,小儿子郭伦布只有十个月大。为了能够关注儿子的成长,郭川让妻子每周都用电子邮件发来照片,打印出来后贴在舱壁上,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陪伴儿子的成长。如今,“青岛号”的船舱内已经贴了一墙照片,记录着孩子的成长,也抒发着父亲的想念。
当郭川在大洋中央与风浪搏斗时,妻子肖莉在家中通过各种途径关注着航行的进程。不过,在航行的一开始,肖莉最忌讳的就是看到有关郭川的消息。“一开始我都不敢看微博,过了二十多天才偶然看到一条朋友转发的郭川启航的新闻,那时候他都差不多到赤道了”,肖莉回忆说。
肖莉和孩子每天都会和郭川通电话,讲讲家里面的事情,电话里的笑语盈盈总能和舱外的疾风大浪形成一对鲜明的对比。肖莉说,“我们打电话都说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我主要负责逗他开心,给他讲讲儿子的小事儿,希望能分担他独自航行的压力”。
对于父亲的航行壮举,小儿子显然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但大儿子已经觉得很自豪了,并且进行着“身体力行”的支持。“我们家以前每周都吃鱼,但是有一天大儿子说,鱼是爸爸在海里的好朋友,我们不能吃它们”,肖莉讲述说,“从那以后,家里的饭桌再也没有鱼了。”
在谈到是否会支持儿子长大后也去航海时,肖莉很确定的说:“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就不去想了,如果儿子真的想去航海,我相信他一定能找到说服我的理由,如果他真的想做什么事情,一定是拦不住的。”
现在,全家都在等待郭川胜利抵达青岛,到时候一家老小都会从北京前往青岛,迎接郭川返航。在郭川航行期间,肖莉刚刚张罗搬了新家,并且给郭川精心布置了书房,打算给他一个惊喜。至于家人迎接郭川返航的计划,肖莉认为,没有比一起回家、简单生活更好的方式了。
“郭川平时就喜欢吃软的、辣的东西,航行一百多天都只能吃糊糊一样的航海食品,估计硬的食物更适应不了了,所以回家后会给他做麻婆豆腐,还要多吃些蔬菜,增加维生素”,肖莉说。
机器能坏,人不能!
绕地航行四个半月,郭川自己可能都已经记不清,"青岛号"到底出现过多少次故障,多少次因为这些故障让自己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又有多少次绝地逢生、柳暗花明。
郭川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要经过地球上气象条件最险恶的地区,经历难以想象的狂风巨浪的冲击,面对茫茫大海,40英尺的"青岛号"显得异常渺小,但又格外顽强。它的主人,曾经的航天工程师,凭借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专业的工程和航海知识以及惊人的毅力见招拆招,逐个化解危机。
2012年11月27日夜,"青岛号"横风帆一个固定点的绳缆在与轮轴发生摩擦后突然断裂,郭川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下花费一个小时才将面积约100平米的横风帆铺在水面上并重新收好。12月27日凌晨,"青岛号"大前帆突然发生破损,帆坠落水中,郭川紧急将船停住,花费一个多小时时间把帆从水中捞起。这样的不眠之夜还有很多,在大洋的中央,漆黑不见五指的夜里,郭川一个人处理了各种棘手的问题,一份淡定已不足以支撑困难带来的压力,唯有水手回家的信念和完成航行的信心才能让"青岛号"度过重重考验。
尽管如此,单凭个人的力量往往很难一次彻底解决机器和设备的故障,很多时候,郭川只能在不耽误航行的前提下对"伤口"进行暂时的"包扎",待到时机合适时再彻底"医治"。2013年新年的第一天,郭川给自己下了个艰巨的任务:爬上六层楼高的桅杆,剪掉之前大前帆的残余部分。前一周大前帆破损后,一块残余的帆布一直挂在将近20米高的桅杆顶部,时常与升起的球帆发生缠绕,是航行中一处必须消除的隐患。
趁着海上风平浪静的间隙,郭川系上绳索,利用绳索的牵引力,一步步向桅杆顶部攀爬。爬桅杆是船上最需要技巧和勇气的工作之一,单人爬桅杆由于没有队友照应,危险系数大大增加,向上爬难,下降则更难。然而,凭借出色的技巧和良好的体能,郭川成功完成了爬桅杆的任务,心头一块大患也被解除。
"这是航行以来第一次需要爬桅杆,希望也是这次环球航行中的最后一次",郭川说,"有时候看上去都是小问题,但往往小问题会带来大隐患,因为它不明确,容易让人忽略,而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
进入南大洋后,郭川开始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下向合恩角进发。而之前就已经出现问题的水力发电机在南大洋的航行期间彻底罢工,船只失去了一处主要的电力来源。为了节省有限的电能,郭川不得不关掉船上所有非必须使用的仪表及设备,只留下了导航、自动舵等设备正常运转。直到一个月后,郭川进入大西洋,水利发电机才被郭川修好,一处长期以来的心头之患成功剔除。
回首跨越四大洋的极限航行,主要的设备事故都集中在航行的前半段,在进入印度洋后,虽然不时还会有设备的小故障发生,但是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上都不及前半程。郭川分析认为,在长距离航行中,水手和船要有一个逐渐磨合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与船的默契,在初始阶段,要把该犯的错都犯了,把该坏的部件都坏掉,才能在后面的航行中不再遇到相同的问题。他表示,自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因为机器可以出现故障,但为了完成这次极限航行,人一定要比机器更坚强。
责任编辑:语燃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