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生态慈善理念助学广告画报评论文苑

搜索

南渡江上的“方舟计划”

生态保护|2013-7-7 18:57

来源:外滩画报|3051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打印

鱼类保护专家正在探查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的淡水鱼状况

 

鱼类保护专家正在探查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的淡水鱼状况。

 

       社区共管禁渔区


       “社区共管禁渔区”就是要“化当地村民力量为保护力量”。2006 年 12 月,鹦歌岭保护区成立,当地很多青壮村民成了“协管员”。他们一个月有 1600 元左右,还上着好几种保险。每人都骑着摩托车巡山,用的手机也是保护区派发的。每个月还有 100 元的油钱和通讯补贴。

 

       有了这层关系打底,陈辈乐给保护区出主意:几方合作,共同建立禁渔区。

 

       “花鳗鲡从这么远的地方、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才从海口游到道银来,如果你一下子将它抓住吃了,你觉得它可怜不可怜?”面对当地村民,陈辈乐从他们最熟悉的鱼类开始,讲述着各种鱼类不平凡生命和可悲处境来打动大家。

 

       以情动人的同时,保护区开始琢磨着如何帮助村民发展“生态经济”,鼓励村民尝试发展少打农药、少用化肥。

 

       几方达成共识后,村民也积极加入护渔行列。村民表示,当地人过去有用弓箭射鱼的技术、有制作“鱼茶”的传统。但这些住在山里的人,打鱼、打猎、采药、采蜂蜜都只是顺便的事,并不会弄出什么问题;出问题的是那些来电鱼、毒鱼的人,他们用一点毒药,就可以把整条河的鱼都毒倒,连藏得极深的鱼也翻了肚皮。毒鱼的都不是本地人,他们往往都是夜里悄悄涉水而来,根本防不住。 设立禁渔区,就是想让大家胆气壮一些,遇上了来毒鱼、电鱼的人,敢站出来阻止。

 

       “禁渔区”设立不到一年,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红面军鱼”淡水鱼现身了。这种鱼曾是鹦歌岭北坡黎族同胞的重要食用鱼类,现在被年轻一辈村民称为“古代鱼”。

 

       “现在看到的军鱼有些大的快五六斤了,有古时候那么大条了。”村长符金海说。

 

当地鱼类面临的另一个威胁是水库水坝的建立


当地鱼类面临的另一个威胁是水库水坝的建立。

 

       有缺陷的诺亚方舟


       相比于国内其他河流,南渡江上游的自然环境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有幽深的热带雨林,给江河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水体,居民逐步认同的禁渔意识,无形中为扩大淡水鱼生存空间提供条件。

 

       但是,仍有一些鱼类,还没有来得及登上这条“诺亚方舟”。

 

       首当其冲的是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原产于美洲的食蚊鱼,和原产非洲的福寿鱼(又名罗非鱼)已经在南渡江建立了自然繁殖种群,而食蚊鱼早已在鹦歌岭地区完全取代生态位近似的本土种弓背青。

 

       当地鱼类面临的另一个威胁是水库水坝的建立。“建水库会改变水文,对墨头鱼繁殖造成重大影响。”他介绍说,水库蓄水让上游的水变深、变冷,让鱼难以繁殖。下游在旱季则可能缺水甚至干涸。

 

       而这个水库是否建有让鱼类通过的鱼道还不得而知。

 

       他的解决方法,是组织当地人用网从什隆河捞了 300 多条墨头鱼,放流到同为昌化江流域的便文村鹦哥河“禁渔区”。

 

       生活在“禁渔区”的淡水鱼,也非永久太平。比如鳗鲡,一种江河性洄游鱼,卵产于海中,孵化后幼鱼逆流到淡水河长大,它们生活在“禁渔区”里,躲过密集的渔网,最终却被水坝拦住了生命的旅程。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公益资讯
    公益画报
    公益视角
    环球地理
    公益广告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 行者物语热搜标签
  • 行者物语官方微信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
    北风的微信

    行者物语投稿 投稿邮箱:317379335@qq.com在线投稿
    © 2011-2024 行者物语(xz.tqian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微信:13518992858 违法信息举报QQ:31737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