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中国社科院考古学家近期在邯郸境内挖掘出土近3000尊东魏和北齐王朝时期佛像,这些佛像大约有1500年历史。中国社科院一位考古学家认为,此次发现是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同类发现。
这是在中国邯郸境内出土的一个古佛像头部。这些佛像大多是由白色大理石和石灰石雕刻而成,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朔到东魏和北齐王朝,不过现在许多佛像已断裂。此次挖掘地点位于东魏和北齐王朝国都邺城外。专家认为,这些佛像可能埋藏于北齐灭亡之后,后来的帝王曾试图肃清该国的佛教。专家称“这些断裂的佛像可能是从过去的一些寺庙废墟中收集而来并掩埋于一个大坑中。”在某些情况下,佛像也有可能是虔诚的信徒在危险时刻自己掩埋的,“在其他一些遗址上发现的碑铭显示,有些古老的破碎佛像并不只是简单地掩埋于大坑中,而是以一定的程序虔诚地埋藏。”
这尊佛像摆出佛教艺术中常见的盘腿姿势。这种佛像在5世纪时期的中国很常见,表示佛正处于修行初期,首次感悟生命的苦难,并决心盘坐于菩提树的阴影下直到从这个世界解脱,“这是源自印度的一种形象,展现佛的一生历程,他放下王子之尊去寻找人生真谛。”在5世纪时期的中国,这种沉思的佛像造型非常普遍。“人们认识到,佛本身也是人,他们相信自己通过修行、沉思及精神的升化,也能够得到启迪和解脱。”
一个失去身体部分的石质佛像。这个佛像头部周围环绕着一圈带有莲花的头环,这是一种重要的佛教标志,代表着纯洁与轮回。“佛的头顶有一个隆起物,那代表着他拥有超凡的智慧。在这个佛像上隆起物并不是特别高。在5世纪时期的中国,许多佛教徒经常花钱请人雕刻佛像,然后捐献给寺院。这是做善事积德的方式之一。”
3月20日,中国考古学家站在挖掘坑的边缘。在今年1月份的挖掘中,这个坑中共出土数千个古代佛像。这些佛像长度不一,最短8厘米长,最长有真人大小。专家介绍说,如此大规模发现相当罕见,此前很少听说过。比如,在1950年代,考古学家曾经在中国河北省境内一座寺庙遗址上发现了2000多片破碎的大理石佛像碎片。蒋人和说,“那些佛像与近期在邺城发现的佛像风格很相似。5到6世纪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最重要的时期。我们知道,佛教大约在汉代传入中国。最初,可能是由外国人进行传教,后来随着汉代的灭亡,佛教在中国越来越盛行。到5到6世纪期间,连接中国和中亚的丝绸之路不仅仅带来了大量的贸易和交往,佛教和尚也从印度进入中国,中国和尚也开始远游、学习,因此佛经也开始被译成中文。”
责任编辑:语燃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