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基督教
2015-1-30 11:26|查看:3793|评论:0|字体:小 中 大 繁体
东方基督教(英语:Eastern Christianity),源自共同的基督宗教传统和教会,是发展于巴尔干半岛、东欧、小亚细亚、中东、东北非以及南印度的基督教派的统称,拥有数世纪的传承,与西欧所发展出的西方基督教呈现特殊的对比。但这种称谓并不意味着孤立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传统。实际上,部份“东方”基督教派在历史上和神学思想上反而更接近于“西方”基督教派,而非同为“东方”的其他教派。
在这里,“东方”与“西方”的称谓源于东方的希腊文化与西方的拉丁文化的分离,更与罗马帝国分裂为衰弱的西罗马和强盛的东罗马直接相关。在东方,希腊正教会成为最为强大的教会。
教会支系
东方基督教各支系之间并无共同的宗教传统,但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在东方,由于基督论和基本神学上的争端,基督教在其发展的最初几个世纪即已在罗马帝国内外分裂,这一分裂同时也与不同国家间的分隔(例如罗马和波斯)相关。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西方基督教会最终与这种文化传统彻底割裂开。今天的东方基督教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分支/支系,每个分支/支系都具有其独特的神学理论和信条。
东正教会
东方正统教会(基督一性说派别)
东方亚述教会
东仪天主教会
在很多东方教会中,教区的神甫为洗礼后的婴儿行傅油礼,且已婚的神甫也可以晋铎。虽然所有的东仪天主教会都服从教宗的权威,但其中的一些教会曾经是正教会或者东方正统教会的一部分,因此保存已婚的神甫可以晋铎的传统。
与西方基督教相比较,东方教会在语言、文化、政治、神学领域都有很多区别。对于非东仪天主教会而言,这一分裂的确切时间已不可考(参见东西教会大分裂)。西元424年,东方亚述教会在其自行召开的公会议上宣布从罗马帝国的教会独立,因此未参加431年的以弗所公会议。东方正统教会则在451年的迦克墩公会议之后分裂出来。
在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年代,罗马公教会和东正教会分裂的年代被确定在1054年,但实际情况更为复杂。这一分裂在当时称为“大分裂”,而现在则更常称为“东西教会大分裂”。这一最终的分裂反映了中世纪的欧洲和西南亚在文化和政治上的巨大割裂,而同一时期的西欧,西罗马帝国的崩溃正在重演。
东正教会
东正教徒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希腊、东欧其他国家和中东地区,同时,在西方世界中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大多数东正教徒接受前七次大公会议的决议。
东正教会认为自己是基督教会的本源(见早期的基督教中心),是耶稣和宗徒建立的教会,沿袭了自宗徒那里传承的早期教会的传统,无论在神学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未加以改变。东正教传承了七大圣礼——包括圣餐礼,强调对可以追溯至宗徒的传统的继承。
东正教的组织形式比较独特,由一些自治的地方教会组成,这些地方教会是基于国家、民族或语言的分隔而建立的。东正教会由15或16个国家的自主教会组成,比自主教会低一级的是自治教会,它们由自主教会管辖。
东正教包括以下教会:
自主教会:
君士坦丁堡正教会
亚历山大希腊正教会
安条克正教会
耶路撒冷正教会
俄罗斯正教会(莫斯科牧首领导)
希腊正教会
格鲁吉亚正教会
塞尔维亚正教会
罗马尼亚正教会
保加利亚正教会
塞浦路斯正教会
阿尔巴尼亚正教会
波兰正教会
捷克和斯洛伐克正教会
美国正教会
自治教会:
西奈正教会(耶路撒冷牧首领导) 芬兰正教会(普世牧首领导)
爱沙尼亚正教会(普世牧首领导)
日本正教会(莫斯科牧首领导)
乌克兰正教会(莫斯科牧首领导)
俄罗斯域外正教会(曾经宣布自治,但已于2007年5月17日与俄罗斯正教会取得共融)
下列教会 在信仰上也属于东正教,但未与上述东正教会取得共融:
乌克兰教会(基辅宗主教领导)
乌克兰自治正教会
马其顿正教会(奥赫里德总主教领导)
绝大多数东正教会之间都是共融的,但并不如罗马天主教会那般通过自上而下的圣统制紧密联系。需要注意的是,罗马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会之间也曾经是共融的,但在东西教会大分裂之后,这种共融已不复存在。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2.4亿东正教徒。今天,很多教徒避免使用“东”这一可能限制其普适性的词语,而是将“东正教会”简称为“正教会”。
东方正统教会
东方正统教会是指那些保持了基督教分裂之前的前三次公会议——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325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381年)和以弗所公会议(431年)信条,并且拒绝迦克墩公会议所确立的信条的教派,因此又有“旧东部派”之称。
由于抵制迦克墩大公会议,拜占庭帝国限制东方正统教会只能在埃及和叙利亚传播。在上述地区,至今也设立有东方正统教会的宗主教。但自教会大分裂以来,埃及和叙利亚之间的对立已经逐渐消失。
东方正统教会包括下列自主教会 ,彼此之间完全共融:
亚美尼亚宗徒教会
叙利亚正统教会 雅格叙利亚正教会
印度正统教会
科普特正教会 不列颠正教会
法国科普特正教会
埃塞俄比亚正统瓦西台多教会
厄立特里亚正统瓦西台多教会
东方教会
历史上,东方教会是东方基督教分布最广的支系,从其核心地带——波斯统治下的美索不达米亚——一直传播到地中海沿岸、印度和中国。东方教会宣称其始于萨珊波斯帝国的教会,于424年由于接受了聂斯托里学说而独立于其他教会之外。该学说是由428-431年间担任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聂斯托里创立的,被罗马帝国宣布为异端,因此,在西方这一教派以“聂斯托利教派”而闻名。在波斯时代的宗教迫害之后,东方教会在哈里发时代得以繁荣,建立了遍布亚洲的教区。
在蒙古帝国的扩张式发展之后,东方教会在14世纪陷入衰败,最终被限制在在其核心地带——现在的伊拉克、叙利亚东北部、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北部和印度马拉巴尔海岸。16世纪,不同王朝之间的争斗使东方教会陷入分裂,形成了两个相互竞争的教派。两个现代的教派在分裂中逐渐形成,一个是与罗马天主教会共融而形成东仪天主教会一支的迦勒底教派,一个是东方亚述教会——这两个教派的信徒基本都是亚述人。在印度,当地的东方教会被称为圣多马教会,在葡萄牙殖民者的影响下也陷入分裂。
东方亚述教会
亚述教会源自历史上的东方教会。东方教会自其核心地带——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当时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广泛传播到亚洲各地,于16世纪分裂为现代的迦勒底教派和亚述教会,前者与罗马天主教完全共融,成为东仪天主教会的一支。
东方教会是基于聂斯托里学说而建立的。该学说是由428-431年间担任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聂斯托利创立的,强调耶稣的人性与神性的区分。聂斯托里及其学说在431年的以弗所公会议上被宣布为异端,从基督教会中分裂出去,其追随者来到波斯并在当地建立了基督教会。这一流派的神学逐渐发展,并以聂斯托里教派闻名于西方。聂斯托里教派仅仅接受前两次大公会议,即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和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所确立的信条,这一点与其他东方基督教派截然不同。
东方教会很快从波斯传播到亚洲各地——6世纪传播到印度和蒙古地区,7世纪传播到中国(中国称景教),在14世纪之前得以很大发展,但在蒙古帝国和帖木儿帝国的扩张中几乎被摧毁,到16世纪,教派仅被限制在伊拉克、叙利亚东北部、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北部和印度马拉巴尔海岸(喀拉拉)。15世纪时,教派分裂为迦勒底教派和亚述教会,只有前者仍然保持独立地位。东方亚述教会的分裂则一直持续到20世纪。
东仪天主教会
22个东仪天主教会都与梵蒂冈教廷共融,但都保留了东方基督教的神学理论和礼拜仪式。大部分东仪天主教会都和上述东方基督教的支系在民族上和礼拜仪式上有密切关系。和其他东方基督教派一样,已婚的神甫也可以晋铎,而且神甫为洗礼后婴儿行傅油礼,受洗后的孩子可以领受圣餐。在印度喀拉拉邦,部分东叙利亚礼基督徒投向了西叙利亚礼教派,成为东方教会的信徒(一些印度东方正统教会在1930年与罗马天主教会共融,成为叙利亚-玛兰卡礼天主教会)。马龙尼礼教会(常常被错误地称为“合并教派”)也宣称从未从罗马教廷分裂过。意大利-阿尔巴尼亚礼天主教会也一直和罗马教廷保持共融,但其礼拜仪式与东方正统教会相似。
抑止合并
在1993年6月黎巴嫩巴拉曼召开的对话会议上,天主教与东方正统教会神学对话国际委员会指出:“与罗马教廷的共融和合并导致了东仪天主教会与东方教会母体之间的撕裂……影响了教会之外的利益”,“合并教会”一词“既不可被接受为一种可以追求的方法被接受,也不可被接受为一种团结的典范被接受”(第12章)。
同时,该委员会认为:
对于东仪天主教会而言,其作为天主教会的一员,有权为了其属灵的需要而保持其信条。
那些渴求与罗马教廷实现完全共融并保持这一坚定信念的东方天主教会拥有维系这种共融的的权利和义务。
在天主教会的牧养活动中,无论是拉丁礼还是东方礼都不再回避对方,也就是说不再要求东方礼信徒改宗拉丁礼。在保持其属灵的信条方面,不再寻求在正统教会的领域内扩张。因此,不再会有不信任和猜疑,不同主教可以针对不同牧养事业展开合作,教会的活动将得以长足发展。
圣多马教会
圣多马教会是分布在印度东南部的古老基督教分支,是1世纪在印度传播福音的宗徒多马建立的教会。5世纪时,圣多马教会成为东方教会的一部分,直到17世纪中期葡萄牙人抵达印度。此后,教会一直陷入分裂至今。
天主教-正教泛基督教主义
在过去的43年中,始于天主教罗马教宗保禄六世和东正教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雅典那哥拉一世会晤所提倡的“泛基督教对话”开启了人们期盼了近千年的基督教合一。二者在耶路撒冷会晤时,撤销了最初罗马教宗和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给予对方的绝罚。最近一次天主教罗马教宗本笃十六世和东正教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巴多罗买一世在会晤后发布了共同声明,宣告“我们感谢一切是好的,让我们再一次,在祈祷和对话,以表达喜悦,我们亲如兄弟的感觉,并重申我们的承诺,迈向完全共融 。”
分离运动
在上述四个主流分支之外,还存在其他较小的教派,例如“抗议派”——其名称始于其在发源地掀起的与统治者对抗的传统,但一般为不属于信义宗——因为他们缺乏与宗教改革相关的历史传统,也与信义宗的神学理论关系甚少。这些教派大多属于东正教的“旧教信仰”运动,兴起于俄罗斯东正教的分裂,甚或从属于更为激进的“属灵基督教”运动——后者包括形形色色的“低教会”集团,例如主张以《圣经》为中心的Mologan教派、主张无政府主义的Doukhobor教派以及进行自残的Skoptsy教派。除了少数俄罗斯旧东正教徒与俄罗斯海外正教会在礼仪上共融之外,这些教派与上述主流的东方基督教教派之间均无共融。
在一些国家,分离运动体现为谋求建立其国教会——例如,从属于塞尔维亚正教会辖区的马其顿正教会和黑山正教会。马其顿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在该国,由于建立自主的马其顿正教会的强大力量,塞尔维亚正教会的影响力很小。绝大多数马其顿东正教徒认为塞尔维亚正教会在历史上是其民族历史、民族利益和民族自决方面的敌人。
移民趋势
20世纪,东方基督教信徒出现了由近东向西方移民的趋势。一千年前的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伊朗、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埃及,基督徒都曾在居民人口中占主体地位。直到1914年,奥斯曼帝国的居民中还有25%的基督徒。然而在21世纪初,这些地区仅有总计6-7%的居民为基督徒:在土耳其不到1%,在伊拉克为3%,在叙利亚为12%,在黎巴嫩为39% ,在约旦为6%,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2.5%,在埃及为15–20%。造成这种大规模迁徙的主要原因是在上述地区伊斯兰教社团对基督教社团所进行的的安全攻击、肆意掠夺、宗教迫害和政治歧视。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
分享到: |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圆梦西藏』拉萨+林芝+大峡谷+日喀则+纳木措+羊卓雍措_9日8晚跟团游
¥5100/人起
『深入藏地』西藏阿里南线+珠峰大本营+冈仁波齐转山+古格王朝10日深度游
¥2800/人起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