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罗王
2015-2-6 13:34|查看:5200|评论:0|字体:小 中 大 繁体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西藏阎罗王画像,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阎罗王(梵文:यमराज,IAST:Yamaraja),源自印度教神祇阎摩,随佛教一同传入中国,成为中国的民俗信仰对象之一。中国人相信,阎罗王是阴间地狱的主宰,人死后要去阴间报到,接受阎罗王的审判。阎罗王有一本“生死簿”,上面记录着每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当某人生命已尽的时候,阎罗王就会派遣下属黑白无常或者牛头马面,去把人的魂魄押解到阴曹地府接受审判。阎罗王的判决取决于此人生前行事的善恶:生前积德行善立功的人,阎罗王会让他升到天堂成为神仙,或者给他一个幸福的来世;生前行凶作恶的人,阎罗王会让他下地狱,接受各种惩罚,或给他安排一个恶劣的来世。这是因果报应、抑恶扬善等民间信仰在“阎罗王”观念上的体现。
印度起源
在古印度传说中,阎摩原是第一个死者,他自愿死亡,为人类找到达到天界的道路,因此进入天界,成为亡者之主,负责导引亡者到达快乐的天堂。在稍后的传说中,他由天界被移到地底世界,成为地狱之王。
佛教的阎罗王
佛教在古印度兴起后,采用了很多婆罗门教的神话,阎摩神的信仰也被佛教吸收。佛教认为,人进入地狱受苦,源自于自身的恶业,非由阎罗王所致,阎罗王只负责于教诫亡者,以及给与惩罚。《长阿含经》记载,阎罗王本身也是阴间的鬼神,阎罗王的职责是统领阴间,审判人的生前行为并给与相应的惩罚。在佛教中,阎罗王信仰有很多各自不同但互相联系的说法,如“平等王”、“双王”等等。
平等王:中国古代的僧人翻译佛经,有时也把阎罗王意译“平等王”,意思是认为阎罗王可以赏善罚恶,处事公正,待人平等。后来,“平等”的说法和“因果报应”的说法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民间信仰之一。
双王:在梵语中,阎摩的又译“双王”,这点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据说是因为阎罗王在地狱身受苦、乐两种滋味,所以称为“双王”。其二,据说是因为阎罗王有兄妹俩人,共同管理地狱的死神和死者,兄长专门惩治男鬼,妹妹专门惩治女鬼,因此也称为“双王”。
古中国原本没有关于阎罗王的观念,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阎罗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佛教创立后,沿用了阎罗王的观念,认为阎罗王是管理地狱的王。关于阎罗王的信仰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演变出具有汉化色彩的“十殿阎罗王”传说。
在中国民俗中,阎罗王的形象一般跟法官较接近,中国民间也把面容狰狞,凶神恶煞的人称为活阎罗王,如《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的阮小七,外号就是“活阎罗王”;而在藏传佛教中,则称为阎罗王法王,是佛教的护法,形象非常地勇武可怕。
中国民间信仰中的阎罗王
十殿阎罗王
中国民间信仰受到中国佛教与道教的影响,有“十殿阎罗王”之说。此说源于唐代。相传玉皇大帝册封阎罗王,由阎罗王统率地狱和五岳神兵鬼卒;阎罗王更分为十殿,十殿各有其主和名号,称“地府十王”,俗称“十殿阎罗王”;而十殿阎罗王及其一切部众。然而在中国民间信仰中,酆都大帝与东岳大帝共掌酆都六宫、四岳大帝及七十五司,而閰罗十王则是下属,代替总管地府,但都完全效忠于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
所谓“十殿阎罗王”各有其主、生辰和专职,简述如下:
第一殿:秦广王蒋(传说是:东汉的蒋子文),二月初一日诞辰(一说为二月初二日),专司人间寿夭生死,统管吉凶。
第二殿:楚江王历,三月初一日诞辰,专司“活大地狱”,即“寒冰地狱”。
第三殿:宋帝王余(宋帝明王),二月初八日诞辰,专司“黑绳大地狱”。
第四殿:五官王吕(官明王),二月十八日诞辰,专司“合大地狱”,即“血池地狱”。
第五殿:森罗王包(又称阎罗天子,传说是:北宋的包拯),正月初八日诞辰,专司“叫唤大地狱”,同时也是十王之首(原本掌管第一殿,但因屡次放冤屈之魂还阳复生,而被降至第五殿),负责总管地狱。传说阎罗王如果知道前来受审的罪魂是为冤魂,则会颁布黑旗令,让冤魂回归阳世向加害人讨公道,若为恶劣之人直接打入地狱受刑。
第六殿:卞城王毕,三月初八日诞辰,专司“大叫唤大地狱”。
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日诞辰,专司“热闹地狱”,即“肉酱地狱”。
第八殿:都市王黄,四月初一日诞辰,专司“大热闹大地狱”,即“闷锅地狱”。
第九殿:平等王陆,四月初八日诞辰,专司“阿鼻地狱”、“枉死城:同时也是受理各阳世间所受冤屈之人的申诉机构。”。
第十殿:转轮王薛,四月十七日诞辰,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并于每月汇知第一殿秦广王蒋注册。区别善恶,核定等级,发往转世。
一般认为,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并在南北朝时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阎罗王的信仰也开始广为接受,并和中国民间原有的道德规范和道教信仰互相影响。
中国民间原本就有关于鬼神的观念,这在中国本土道教信仰的“东岳大帝”身上得到体现。“东岳大帝”原本是民间崇拜的泰山神,泰山被认为是人死后灵魂通往冥界之地,而泰山神则是冥王。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中的一些神被民间信仰加以改造后吸收和采纳;另一方面,佛教本身为了发展也主动本土化,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于是在佛教中原本只有一位的阎罗王,逐渐演变成为“十殿阎罗王”。
“十殿阎罗王”的信仰形成的具体时间没有确切的证据,根据人们估计,在宋朝时,阎罗王已经成为“十殿阎罗王”里的第五殿之王,而且被认为是由北宋时的大臣包拯担任。在中国民间的传说中,包拯为公正的化身,所以他死后成为阎罗王,继续审理阴间的案件。有的则认为他“夜审阴,日断阳”,就是说白天在人间审案,晚上则灵魂出窍到地府成为阎罗王,在阴间断案。人死后,灵魂到阴间接受包拯的审判。如果确实是受人陷害,包拯会把他放回阳间活命;如果的确有罪,则被送入地狱受罚。善书《玉历宝钞》则进一步描写各种罪会在何处殿受刑。
另有一种“四大阎罗王”的少数说法,以阎罗王共有四人——除包拯外,还有韩擒虎、范仲淹和寇准,皆是名臣。另一说则将隋朝的韩擒虎排除。
其相关俗语
阎罗王不在家,业鬼由他闹:比喻主事的人不在时,下面的人趁机胡闹,类似于“老虎不在山,猴子称大王”。
阎罗王好见,小鬼难缠:比喻为首的人还容易对付,但手下的人刁三阻四非常难缠。
阎罗王判你三更死,谁能留下你到五更(阎罗王判你死,谁能逃过一劫):反映人们所持“生死由命”、寿命为“命中注定”的观念。
阎罗王也怕拚命鬼:比喻不怕死的人,是万夫莫敌的。
阎罗王开金榜——鬼画符:比喻字体潦草,无法辨析。
阎罗王开业镜——见鬼:比喻事情不可理解。
阎罗王出告示——鬼话连篇:胡说八道
各种阎罗王画像
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大威德金刚(阎曼德迦)像。
藏传佛教中的阎罗王护法,收藏于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
骑着水牛的阎魔,画于十七世纪的南印度,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日本京都成相寺的阎魔像。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
分享到: |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圆梦西藏』拉萨+林芝+大峡谷+日喀则+纳木措+羊卓雍措_9日8晚跟团游
¥5100/人起
『深入藏地』西藏阿里南线+珠峰大本营+冈仁波齐转山+古格王朝10日深度游
¥2800/人起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