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新冠肺炎的疫情,人类与野生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再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3月3日正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联合国设置这个纪念日,是为了赞颂野生动植物的美丽和多样性,也为提高公众意识,使公众更加深入了解保护野生动植物对于人类的诸多益处提供了一个契机。 以下几本书的的作者以他们丰富多彩的亲身经历,为读者们提供了一扇窥向大自然的窗口。从森林里的动物调查报告,到神秘的两栖动物世界,从大猩猩社区三十年间的故事,到博物学家对生平的回望。这些大自然的信徒,以他们的热爱为我们奉献出一个生机勃勃、妙趣横生、充满美、力量与知识的自然世界。 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43种濒危动物插画集 [英] 米莉·玛洛塔/著 孙依静/译,后浪丨四川美术出版社,2020年2月 本书作者,也就是插画师米莉·玛洛塔(Millie Marotta)在美丽的西威尔士乡间长大,身边围绕的,皆是浓荫、繁花、大海及小动物等美好的事物。在《地球上最孤单的动物》中,她用清新雅致的彩色插图画出了来自世界八大栖息地的43 种野生濒危动物的可爱形象,讲述了它们的生存状态、生活习性,以及面临的威胁和困境。除此之外,书中还列举了保护濒危动物的具体措施,提供了详尽的动物分布地图。 为完成这本书,她调研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国家地理》杂志、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以及大量图书馆资源,选出的这43种动物也是不常进入公众视野的濒危品种,比如行迹难觅的栗腹鹭,钟爱旅行的勺嘴鹬、感情专一的虎尾海马,雌雄难辨的曲纹唇鱼…… 在本书的第一页中,她便写道,“时至今日,我们失去物种的速度已远远大于发现新物种的速度。”希望本书能唤起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爱与记忆,让公众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美]马蒂·克伦普/著 黎茵/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年1月 许多人都不了解两栖动物,甚至觉得它们可怕、丑陋。但它们是我们亲密的邻居,它们的传说也我们的文化息息相关:青蛙据说能带来雨水,但也可能引发洪灾。乌龟因为智慧长寿被人崇拜,因为胆小懦弱遭人嘲笑。蛇因为愈合和复生能力受人尊重,但又被视为邪恶的象征。蜥蜴被尊为慈悲的守护神,但又被视为魔鬼,让人胆战心惊。 《两栖爬行动物的神话与传说》便是一首关于蟾蜍和蛇、蝾螈和蜥蜴、鳄鱼和乌龟的颂歌。作者马蒂·克伦普(Marty Crump),目前是犹他州立大学和北亚利桑那大学的生物学兼职教授,拥有45年的研究经验,一直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民间传说很感兴趣。在这本书里,她探索了世界各地从古至今的民间传说。从创世神话到小道消息,从生育和重生到火灾和雨水,从两栖爬行动物在民间医药和魔法中的用途到它们在文学、视觉艺术、音乐和舞蹈中扮演的角色,克伦普揭示了我们为什么会对这些动物又爱又恨。 本书图文并茂,是自然史与民俗史、科学与幽默的完美结合,更为我们传递了一种新的理念:丑陋的动物也值得去爱。 密林侦探,无人相机捕捉到的自然 [日]宫崎学|[日]小原真史/ 著 曹逸冰/译,南海出版公司,2019年11月 生态摄影师宫崎学从1960年代起,在木曾山脉与赤石山脉之间的长野县伊那谷一带,聚焦山区与森林,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自然观察。他是天生的自然主义者,也是“拼装”好手,总能利用手头的工具,造出所需的东西。他将日用品和与电子仪器巧妙组合,改造成无人红外相机,捕捉野生动物不为人知的一面。设置在各处的无人相机每天二十四小时工作,大量照片不断汇入宫崎学手中。这些森林的剪影,最终形成了森林一般博大而深奥的照片集。 日本策展人兼影像作家小原真史采访了宫崎学,从如何布置无人相机、怎样在密林中找出野生动物的踪迹等问题入手,逐步深入,探讨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样貌、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互相影响、以动物之眼反观人类等深度问题。书中还收录了宫崎学的专栏文章,介绍无人相机抓拍到的动物百态,展现野生动物不为人知的一面。 当然啦,从本质上来说,本书其实是人类对密林深处动物的独家采访,一台台无人相机对准它们,让它们用独特的语言与逗趣的行为,向人类展示森林的法则,以及在它们眼中,人类是什么。 乌鸦 [美] 博里亚·萨克斯/著 金晓宇/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 什么是乌鸦?没有任何动物的形象比它更简单、更具标志性、更明确无误。它有着大地和黑夜的颜色。它是冬季白色天空下的一个轮廓。这种与死亡一样古老和神秘的鸟类唤起人类所有的好奇与想象。在这部黑色的诡谲之作里,你读到的不是冷冰冰的科学知识,而是一个个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故事。 本书作者博里亚·萨克斯一向着迷与人类与动物从历史、民俗以及其他文化现象中发展出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本书中,乌鸦从远古的神话里飞出,从莎士比亚的戏剧里飞出,从爱伦·坡的诗歌里飞出,从梵高的麦田里飞出。它聪明、幽默、忠于爱情。它无法被人类驯服,却与人类有着奇妙的相似性。作者抛开枯燥的科学语言与学术语言,将关于乌鸦的经典或鲜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来,以开阔视野与生动笔触颠覆了人类对乌鸦的刻板印象,又以乌鸦为切入点,一探历史、文化、文学、艺术、民俗、自然等多个领域的神秘之处。《权力的游戏》里的三眼乌鸦背后有什么故事?《名侦探柯南》终极大boss乌丸莲耶家族徽章上的乌鸦有什么秘密?让这本《乌鸦》给你揭秘。 大自然的猎人——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自传 [美] 爱德华·威尔逊/著 杨玉龄/译,中信出版社,2019年3月 很多人在童年都会说要当一名科学家,但只有极少数真的做到了,爱德华·威尔逊就是其中之一。他在童年时成为了一名小博物学家,终其一生,历经生物学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已经90多岁的他仍然是一名博物学家,直到今年还在撰述。 如今,爱德华·威尔逊是当今世界美国蚂蚁研究翘楚,“社会生物学”理论之父,被誉为“达尔文之后博物学家的绝响”。在这本自传中,威尔逊用优雅风趣的文笔,将他跌宕曲折的人生经历,与科学家成长之路娓娓道来:他在大自然冒险中度过了孤独童年,天生对自然充满好奇心与亲近感;青年时代确定研究蚂蚁物种作为学术方向,首先要克服经济拮据的困境;与生物学同人一道探访西印度群岛,将岛屿上蚂蚁的生态分布尽数掌握;在哈佛教学期间,为进化生物学而与主流的分子生物学巨星们分庭抗礼…… 在威尔逊的人生故事中,他冒险奋进、不畏风雨、热情达观,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崇敬,和地球所有生命的深沉关怀。他也带我们畅游缤纷的自然世界,教给我们观察生物的知识、技巧和趣味,繁忙的家蚁、凶猛的毒蛇、斑斓的热带飞鸟,都与威尔逊有着亲密互动。 书中不仅有对生态美景的动人描摹,也有和学术群星的交流。从DNA之父、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到杰出古生物学家古尔德,再到人类学之母玛格丽特·米德、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20世纪各领域科学家纷纷登场,威尔逊用调侃的笔调,回忆恩师挚友和学术劲敌,把学术八卦一网打尽。 大地的窗口 [英]珍·古道尔/著 杨淑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作为著名的生物学家和黑猩猩研究权威,珍·古道尔博士最为人所知的是她几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黑猩猩的野外研究的故事。而本书便是她自己所记述的这段经历,一个亲密无间的社区三十年里的传奇。 这个社区是非洲的贡贝,社区居民是一群原住民黑猩猩,以及一个非凡的女性——她就是古道尔本人。整本书读起来宛若温情生动的小说,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著作之一。透过古道尔流畅细腻的笔触,我们得以了解黑猩猩这个地球上与我们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的种种细节:它们能制造和使用原始的工具,经常猎杀一些中小哺乳动物;育幼期很长;社会组织已非常明显,有一定程度的丰富社交行为来维系族群内部的和谐关系;有明显的地位阶级,甚至也会自相残杀,发动战争屠杀同种的其他族群同类…… 古道尔说:"人生有许多供我们透视世界、寻找意义的窗口,科学即是其中一扇。……透过这些(科学的)窗户,我们对于人类过去不尽知的领域可以看得更远、更清楚。"而透过古道尔的贡贝之窗,世人不仅了解了黑猩猩在大自然中的位置,而且了解了人类的过去,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甚至人性本身。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