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树的生长法则
科学家深入研究红杉,发现许多奇特的现象。一般来说,越高大的植物,它的根理应扎得越深。但红杉的根只是浅浅地浮在地面而已。理论上,根扎得不够深的高大植物,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一阵大风,就能将它连根拔起,红杉又如何能长得如此高大,且在风中能屹立不摇呢?研究发现,红杉总是成片的生长,并没有独立高大的红杉。一大片红杉彼此的根紧密相连,一株接着一株,结成一大片。自然界中再大的飓风,也无法撼动几千株根部紧密连结、占地越过上千公顷的红杉林。除非飓风强到足以将整块地掀起,否则没有任何自然力量可以动摇红杉分毫。
红杉的浅根,也正是它能长得如此高大的利器。它的根浮于地表,方便快速而大量地吸收赖以成长的水分,使红杉得以快速茁壮地成长,同时,它也不需要一般植物那样耗费过多的能力扎下深根,从而把更多的能量用来向上生长。
造物主在世界各地为人们留下成功的启示,要看人们是否能拥有智慧去体会与领悟。红杉提供给每个人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向,让每个人广泛地伸出自己的学习触角,和广大的资讯网络结合,去吸收更丰富的成功知识及经验,成功需依靠别人,来供应自己赖以迅速成长的养分,只有和别人合作,才能获取更大的成功。就像红杉林那样根部相连,以充分而紧密的合作关系,创造出屹立不摇的伟业。
红杉森林的浩劫
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加州北边海岸的原住民就已经在红杉森林多样的生态环境中居住了数千年。这里的印第安人主要属于4个原住民部落,各部落零散分布于沿海与河流溪谷间,说着不同的语言,信奉不同的宗教。部落彼此之间是独立自主的,但在经济、社会、宗教上却互相维系。原住民撷取丰富的自然资源来维持生活,并就地取材,利用倒下的红杉建造屋舍及制作木舟,世代承袭传统文化仪式与特殊生活技能,与自然界和谐共存。
白人最先来到这一地区是在1775年。到了1825年,探险者史密斯为了探寻太平洋与落基山脉之间的新路线,带领毛皮捕猎师与马群,穿过今日的红杉树国家公园。史密斯是第一个从内陆来这一地区勘探的白人。那时白人跟原住民接触仍然有限。直到1848年美墨战争结束,加州正式成为美国领土,同一年淘金者在北加州的璀尼提河发现了黄金,方使得白人大量涌进这块土地。1850年~1860年的10年间,加州的人口增长了4倍,相对提高了木材需求量。附近的红杉森林开始遭受蹂躏。因为红杉材质优良,坚固又耐用,俨然是另一种“软黄金”。短短几年间,伐木业蓬勃发展。在1853年,尤瑞加镇上就已有9家锯木厂。接下来的100年,红杉森林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浩劫。
刚开始,砍伐者还刻意忽略红杉,因为这种树过于高大,当时的技术还无法处理这么粗大的木材。但过了不久,因为红杉的市场价位高,各种困难均被克服:伐木工人用双刃斧及相当于两人高的横切锯砍倒红杉,然后想办法将树干分段,再用牛车或马车搬运到锯木厂。由于人工伐木速度缓慢,遍布的红杉还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到了20世纪初期,工业化技术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于是,原本分布广泛的古老红杉,一片接着一片快速消失,蓊郁的山林被剃得光秃,变得满目疮痍。
到了20世纪60年代,已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原始红杉被砍伐殆尽。这世界上最高的树在地球上演化生存了千万年,却在短短100年间,因为人类的贪婪滥砍而濒临绝种危机。我们今天所见的红杉,大半还是半个世纪之前栽下的少年红杉,不过其树洞里也常常容得下二三人栖身。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