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位置:行者物语 > 行者公益 > 公益理念 > 公益视角
我们想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所有孩子都有鞋穿的世界,我们必须认识到捐鞋并不能使我们更接近目标。相反,我们应该去寻找导致贫困的系统原因,并通过慈善资金以寻长期解决办法。
为何没有文化部的美国其文化却能影响全球?为何艺术在其他国家面临严重的经营困境而在美国却有持续不断的资金来源?为何美国的富豪热衷于捐赠艺术?答案都绕不过美国的文化政策和体制。这种干预模式至今仍广泛实行。
捐物施舍者没有丝毫高人一等的心态,接受者也从不以自己在生活中的些许拮据或贫寒而羞愧。捐助者施人玫瑰,手留余香;分享者心怀感恩,信主蒙福;双方心安理得,各得其所。
我们已经进入可持续发展时代。要么与地球和平共处,要么摧毁得之不易的繁荣。选择似乎是毫无疑问的,但所谓行胜于言,人类仍走在破坏的道路上,其背后的推动力是短期贪婪和无知。
是时候重振国家对于穷人的责任感了。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个现实,那些清理我们家和办公室,为我们准备饭菜,照顾老人的低收入妇女——她们的工资不足以维持生活——才是社会中真正的慈善家。
“盈利共益”,不是指某一个特定机构既要实现盈利,又要实现社会价值的双重使命,如社会企业,而指的是商业机构和非营利机构彼此相交的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两类机构协作共生。
在考虑捐赠时,捐赠人需要考虑2个基本问题:一是非营利机构是否有能力实现优秀的运营管理?二是自己是否有效管理了个人的捐赠决策和行为?
当企业下决心希望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时,可能纠结于一些问题:捐赠给谁?为什么?如何让捐助与商业模式协调一致?
在民间公益界,从业人员收入微薄,没有任何社会保障,一旦遭遇重大疾病,许多家庭便不堪重负,公益机构自身也鲜有能力去解决员工的困难。当时最有效的办法,或许就是通过媒体报道、网络发布,向社会求助,宣传得广,捐款可能就会多一些。
做慈善,需要专业的人用专业的办法从民间募集资金明明白白做,这是公益组织运作最起码的要求,但长期以来国内很多公益组织却很难做到这些。
严冬到来,街头救助工作再次成为各个救助站工作的重点。与往年不同,今年北京市东城区的救助工作增加了社会组织的参与,朝阳区七彩昀社工事务所与东城区救助咨询站签订购买协议,专业社工将介入社会救助工作。
外来物种入侵有多方面因素,但让很多热爱动物的善良人没想到的是,民间私自放生、随意抛弃观赏性水生动物,已经成为许多“外来客”进入黄河的主要渠道之一,给生态环境本就十分脆弱、土著鱼类极度濒危的黄河水生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生态风险。
2013年被国内外媒体称为“大数据元年”。大数据如同浪潮一般席卷全世界,不仅在信息技术行业备受瞩目,更成为变革科研、商业、政府运作方式乃至人类思维方式的一个热点。
支持当地慈善事业是一种高尚的使命,但如果公司假设“其他条件一样”,只想靠支持慈善作为一种商业战略,显示自己的不同,这却是很危险的。
慈悲和智慧是大乘佛教修行的核心,而布施直接体现着佛教的慈悲精神,隐含着其智慧的修行,是大乘佛教修行的重要内容。此外,布施还是佛教摄受众生的重要方法,通过布施的实践,使民众更容易接受,因此,布施在佛教与社会相适应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气候变化:2023年7月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热月份
夏威夷“恶魔草”泛滥,环保组织训练狗狗对
• 去高原,邂逅那一抹清凉的蓝
• 全球变暖:阿尔卑斯山由白转绿,植被40年增
• 世界海洋日,认识一下这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
• 梨花这么美,为什么很少出现在城市里?
• 中国人喜爱的葛,为何到美国成了“恶魔”?
• 老家的野猪又回来了
世界地球日化废弃垃圾为脑洞艺术:环保理念
世界地球日:带你细数50年来的环保大事记
触目惊心:现代生活改变自然世界
阿拉斯加冰层中的气泡为我们敲响气候警钟
从禁食野生动物看全民生态意识觉醒
从根本审视舌尖上的文化
• 让教育成为惩戒的底色
• 自我隔离状态下的思考:敬畏自然,善待生灵
• 认识气候变化,最需要的是常识
• 在洪水到来之前,我们必须走下道德高地
• 适者生存岂是敷衍环保的借口
• 有“理性”的放生才是真正的善
《The Turning Point 转折点》:环境破坏、
瞬间非永恒:《爱之歌》,全球变暖之下拯救
• 西班牙深刻街头实验:面对种族歧视,你会怎
• 《乌鸦》:从农夫到军人,关于和平与公正的
• 《跟随》:美丽心灵归有所依
• 《暂停》:一只迷失的猫——城市与自然的背
• 《有人出10亿让我放弃你》:泰国感人广告讲
• 《坚不可摧》:热血励志车手的骑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