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位置:行者物语 > 行者公益 > 自然生态 > 公益评论
企业建立基金会的驱动主要包括四大方面: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员工满意度;营造良好经营环境;开拓市场和创新产品。目前,中国企业基金会仍然在探索阶段,可以借鉴国外企业的经验。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手机腾讯网进行的一项252283人参与的调查显示,87.0%的受访者直言现在的医患关系较差,“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足”和“媒体舆论”被认为是导致矛盾增加的主因。87.4%的受访者期待重建医患信任关系。
广场舞问题从道理上很容易厘清,但现实解决又是另一回事,简单地让警察介入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社会组织应当更多的关注老年人,为老年人的生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逐步缓解老年人生活范围狭窄的问题。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这句话出自《孟子》的《离娄》篇上卷第一章。孟子说:“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狂妄的文化民族主义,表现出来的看起来是民族自尊,其实是一种畸形的民族自恋。对个人来说,自恋(narcissism)是过度的、没有价值标准地爱自己,对一个民族来说也是一样。
面对环境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往往更依赖执法手段处理,不大愿意提起诉讼;群众尽管知道贻害匪浅,却无力用“法”维权,这就是环境司法保护面临的难题。5年前成立环保法庭的昆明,一直在寻找破题之路。尽管多有创新,但待解的难题依然不少。
急救车一直被社会视为“生命线”。然而,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北京急救资源“浪费”严重,急救中心有时甚至被恶意骚扰,让“救命车”陷入尴尬境遇。
实施23年以来首次修改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草案)》进入三审。此前,二审稿中首次出现对“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详细表述,将环境公益诉讼长期面临的困局,再次暴露在大众视野之中。
人人变成自媒体,主动发掘你身边真实的贫困者,告诉大众媒体,告诉慈善机构...明星慈善必须做,效果不可否认,就看把哪个面对向公众。时尚只是手段,让慈善成为时尚才是目的。
“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个人募捐不能转正的话,再良好的愿望也难以实现。个人募捐实现身份的“转正”,要求政府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个人募捐主体资格,对参与个人公益募捐的行为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定性。
看病更便宜了、更干净了,就算技术层面有争议,也断不至于如眼下般水火不容。遵循这样的基本逻辑,在“弑医案”频发的语境下,制度设计当坚守一个基本道理:真要保障医疗机构及医务工作者的安全,让医疗本身回归公益比增设安保更靠谱。
扎堆式慈善的出现,一方面说明当前慈善存在一些方式方法问题,表明我们的慈善还不成熟;另一方面则说明,慈善热情来之不易,值得珍惜。而且,慈善者存在的方式方法问题,也并非不可以化解—这对福利院这样的慈善机构提出了挑战。
国家和各地扶贫济困力度不断加大,惠民政策“含金量”越来越高。然而,作为贫困群众“保命钱”和减贫脱贫“助推剂”的扶贫助困资金,在一些地方却屡屡遭到“揩油”和“打劫”,个别干部甚至将“扶贫助困”变为“劫贫济私”。
对多数企业来说,筹集资金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对社会企业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为社会企业必须展现他们发挥正面影响力的才能,同时具备吸引投资人的特质,包括强大的经营团队、对市场或问题有独到之处、成长潜力等。
内心的自尊才能使一个人相信,我是一个好人,好公民,并以此感到荣誉、幸福和骄傲。比起外来的约束,这种内在力量对人的公共行为有着更大也更可靠的正面指导作用。
气候变化:2023年7月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热月份
夏威夷“恶魔草”泛滥,环保组织训练狗狗对
• 去高原,邂逅那一抹清凉的蓝
• 全球变暖:阿尔卑斯山由白转绿,植被40年增
• 世界海洋日,认识一下这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
• 梨花这么美,为什么很少出现在城市里?
• 中国人喜爱的葛,为何到美国成了“恶魔”?
• 老家的野猪又回来了
世界地球日化废弃垃圾为脑洞艺术:环保理念
世界地球日:带你细数50年来的环保大事记
触目惊心:现代生活改变自然世界
阿拉斯加冰层中的气泡为我们敲响气候警钟
从禁食野生动物看全民生态意识觉醒
从根本审视舌尖上的文化
• 让教育成为惩戒的底色
• 自我隔离状态下的思考:敬畏自然,善待生灵
• 认识气候变化,最需要的是常识
• 在洪水到来之前,我们必须走下道德高地
• 适者生存岂是敷衍环保的借口
• 有“理性”的放生才是真正的善
《The Turning Point 转折点》:环境破坏、
瞬间非永恒:《爱之歌》,全球变暖之下拯救
• 西班牙深刻街头实验:面对种族歧视,你会怎
• 《乌鸦》:从农夫到军人,关于和平与公正的
• 《跟随》:美丽心灵归有所依
• 《暂停》:一只迷失的猫——城市与自然的背
• 《有人出10亿让我放弃你》:泰国感人广告讲
• 《坚不可摧》:热血励志车手的骑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