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一生斗争 - 爱格蒙特序曲

贝多芬的一生斗争 - 爱格蒙特序曲

2015-12-9 15:58点阅:153135来源:行者物语 繁体

ico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及2部弥撒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东亚,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ico

爱格蒙特序曲

艾格蒙特(Op.84),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为歌德所著的同名戏剧所作的序曲及配乐。作品由序曲和9个独立乐章组成,为女高音和交响乐团而作。 贝多芬在1809年10月到1810年6月期间完成这部作品,此作在1810年的6月15日首次公演。

这部作品的主题是历史和艾格蒙特伯爵的英雄主义。在音乐中,贝多芬表达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尤其是对一个因强烈反抗压迫而被处死的英雄的赞美。

作品中有力而感人的序曲是贝多芬“第二创作阶段”的最后一部作品之一,风格上与两年前完成的《第五交响乐》有相似之处。

艾格蒙特伯爵

艾格蒙特伯爵

创作背景

贝多芬在1810年间为戏剧《爱格蒙特》所写的配乐共有十段,其中以“序曲”最为有名。该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伯爵是十六世纪荷兰民族革命的统帅,他是奋起反抗西班牙异族统治和压迫、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民族英雄和领袖之一,由于西班牙派驻荷兰的总督背信弃义,他被捕入狱并被处以死刑,全剧以悲剧结尾。爱格蒙特的崇高形象和他的悲惨命运,使贝多芬深为感动。他以爱格蒙特的形象作为这首序曲的中心,不但反映出爱格蒙特的斗争精神和他悲剧性的遇难,而且还体现了爱格蒙特英勇斗争的结果——即最终取得胜利的荷兰人民的狂欢场面,这一创意充分地表达出贝多芬对“人民革命力量不可战胜”这一坚定的信念,而且还为歌德原著中那“单纯悲剧性”的结尾加上了光明的希望。他在给出版商的信中还特意为最后一段音乐附上了“预告祖国即将得到的胜利”这样一条注解。

乐曲赏析

爱格蒙特序曲用奏鸣曲形式写成,主题形象鲜明,是一首典型的标题音乐作品。根据音乐的情节和内容,序曲分为“在西班牙殖民者统治压迫下的荷兰人民的苦难”、“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暴政的激烈斗争”和“荷兰人民的胜利场面”这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经过整个乐队奏出长和弦之后,弦乐部分在低音区奏出几个无比沉重的音符,仿佛在讲述荷兰人民在重压之下的苦难。这一部分给人以极端压抑的感觉。

第二部分一段略显轻快的旋律使压抑的气氛暂时得到一些缓解,仿佛爱格蒙特号召人民团结起来,通过斗争来争取自由;但环境是严酷的,斗争是艰苦的,爱格蒙特揭竿而起,革命力量在不断壮大。

第三部分经过顽强的斗争,爱格蒙特不幸殉难。但荷兰人民的革命斗争并未因此而结束,而是规模更加庞大、气势更为宏伟,终于一步步走向胜利。主题中那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正是贝多芬许多作品共同主题的体现。荷兰人民为胜利而狂欢,英雄爱格蒙特的名字和光辉形象也永远留在人民心中。

爱格蒙特序曲以英雄性的构思及严整、完美的形式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这是最通俗易懂和最受欢迎的交响乐作品之一,经常作为一首独立的交响乐曲在音乐会上演奏。

作品由以下部分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序曲、歌曲“鼓声隆隆”和《克拉勒之死》:

序曲: Sostenuto, ma non troppo - Allegro

歌曲: “鼓声隆隆”

幕间曲: 行板

幕间曲: 小快板

歌曲: “充满快乐,充满悲伤”

幕间曲: Allegro - Marcia

幕间曲: Poco sostenuto e risoluto

克拉勒之死

配乐朗诵

Siegessymphonie (胜利交响曲): 光辉的快板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北风的微信
支付宝扫一扫
贝多芬 古典音乐 交响曲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