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一生斗争 - 贝多芬之我自横刀——八飞说乐之二

贝多芬的一生斗争 - 贝多芬之我自横刀——八飞说乐之二

2015-12-9 15:58点阅:152597来源:行者物语 繁体

ico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及2部弥撒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东亚,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ico

  导读 | 贝多芬的忧郁、哀诉和痛哭从何而来?他的乐曲中那些从远处更远处,好像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的静穆之声从何而来?那些纷至沓来的回忆和阴暗的预兆是何人所致?被柏辽兹誉为“人类语言无法描述的诗歌”的乐章到底是怎样诞生的?

  摘:《当代》2019年第2期

  世上都知道贝多芬是音乐英雄,来源是他的《第三交响曲》(英雄)。

  但一般人并不知道,贝多芬这个音乐英雄,征服维也纳,靠的不是交响曲,而是奏鸣曲。

  那么,什么是奏鸣曲?

  奏鸣曲“Sonate”来自拉丁文“Sonare”(发响),源于13世纪,为钢琴或提琴独奏。事实上16世纪之前欧洲所有的器乐都称奏鸣曲,与教堂声乐相对。17世纪出现巴洛克奏鸣曲,主要为三重奏,可分“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这个“室内”,指的是王公贵族宫廷的“室内”。到18世纪上半叶独奏奏鸣曲大兴,为其奠定结构的是德国的巴赫,他把奏鸣曲分为4个乐章:快板(奏鸣曲式)、慢板(三部曲式)、慢板(小步舞或谐谑曲)、快板(回旋曲或回旋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巴赫这一派称为古典奏鸣曲。

  巴赫之后曼海姆乐派将小步舞曲加入奏鸣曲,最后,维也纳古典乐派确立现代奏鸣曲为3个乐章(快板—行板—快板),其高峰就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需要特别指出,“奏鸣曲式”跟“奏鸣曲”是两回事。奏鸣曲式(Sonataform)一般用于奏鸣曲或交响曲第一乐章,但极少一部作品的所有乐章都用奏鸣曲式。

  贝多芬在维也纳并不是以创作交响曲成名,而是以钢琴演奏成名,钢琴奏鸣曲,是他的压箱底儿手艺。

  奏鸣曲是交响曲的前世,因此,贝多芬的交响曲如此辉煌,是以他的奏鸣曲打底的。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其实总共有35部,但有WoO号的才3部,通常与其他32部分开,所以大家经常读到“贝多芬32部奏鸣曲”这样的文字。这些钢琴奏鸣曲个个都是世界音乐史上永不磨灭的“贝多芬音乐长征”里程碑,也是钢琴赢得独奏乐器地位的光辉证明,被罗曼·罗兰称为“杰作之林”。从格式上说,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已接近交响曲规模。如果贝多芬没聋,他可能就一直创作钢琴奏鸣曲,而我们也就听不在他的交响曲了。

  钢琴发展史上,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被公认为《圣经·旧约》。而被汉斯·封·彪罗称为《圣经·新约》的,正是贝多芬的32部钢琴奏鸣曲。指着中国文学史说,巴赫的钢琴奏鸣曲可称唐诗,而贝多芬的作品则是宋词。对钢琴家而言,巴赫与贝多芬是他们必得翻越的喜马拉雅。据不完全统计,至少117位钢琴家录制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钢琴家的执着并非偶然,这部《圣经·新约》即贝多芬一生的心路旅程。不过,虽然贵为《新约》,但32部之中,普通大众熟悉的其实还是带有标题的那几部:月光、悲怆、热情、告别、黎明、暴风雨、狩猎、田园⋯⋯而这些标题,并非每个都是贝多芬自己起的。比如《月光》。

  1801年夏天,刚成名的贝多芬在维也纳美泉宫旁边的小村海岑多夫避暑。《第一交响曲》即将付印挣钱,他乘兴开始创作《第二交响曲》,但进展缓慢,因为他同时还在创作一部弦乐五重奏、两部小提琴奏鸣曲和四部钢琴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即这4部奏鸣曲中的一部。

  《月光》可称贝多芬最有名的钢琴奏鸣曲,光是它的起名就是一篇中篇小说。作品原名《近梦幻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27号之2)。有段时间还有很多人称这部作品为《园亭奏鸣曲》。“月光”是贝多芬死后由德国诗人莱施塔布起的,他说第一乐章“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小舟”,因为这部作品让他想起了他自己泛舟琉森湖的美丽往事。这个名字不乏反对者,包括很多名家。

  俄罗斯钢琴家鲁宾斯坦说:“月光在音乐描写里应为冥想、沉思、安静,总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绪。《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完全是悲剧性的(由小调暗示),乌云满天,阴郁横流;末乐章则充满狂暴和激情,与温柔明月格格不入。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可说是一瞬间的月光。”

  可是,就是赞成《月光》的人更多,最后它战胜《园亭》流传下来。

  《月光》,也是贝多芬钢琴作品中传说最多的一部。

贝多芬:31岁,我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 | 新刊

  据说有年秋天贝多芬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一个小镇,入夜后他在寂静的乡村小路散步,忽听路边茅屋传出钢琴声,正是他的作品!贝多芬靠近想细听,琴声却停了,只听一个姑娘说:“这曲子多难啊!我只听人家弹过几遍,总记不住,如果能听贝多芬亲自弹奏就好了!”一个男子回答道:“是啊,可音乐会门票太贵,咱们买不起。”小姑娘连忙说:“哥哥你别难过,我只是随口说说。”

  深受感动的贝多芬轻轻推开房门走进去。茅屋里微弱烛光下,哥哥正做皮鞋,窗前旧钢琴前坐着十六七岁清秀的盲人妹妹。哥哥见进来个陌生人就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贝多芬说:“我来弹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小姑娘连忙让座。贝多芬坐下后弹起她刚弹的曲子,一曲终了,姑娘激动地说:“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回答。他问姑娘:“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这时一阵风吹灭蜡烛,月光透破窗户水银泻地,茅屋披上梦幻般洁白的银纱。贝多芬轻柔起手即兴弹奏,大海随声浮现,月亮从水天相接之处升起,波影粼粼的海面洒满银光,月亮穿过轻纱薄云越升越高。忽然海面起风卷起巨浪,白银一样的浪花前赴后继向岸边涌来⋯⋯姑娘宁静地站在月光中,她的心看到了月光下浩瀚的大海。一曲既罢,贝多芬不顾兄妹的感谢起身飞奔回客栈拿起笔来⋯⋯

  第二天,《月光》诞生。

  这个故事进入过中国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课本。其实,这只是一个美丽传说。虽然,按贝多芬的性格,他干得出这种事儿来。

  不过,这并不是《月光》的全部传说。

  其实,《月光》跟一个“贝多芬的女人”有关系。

  这个说来话就长了。

  文化史上,大师作品,几乎都跟大师的女人有关系,无论从法律意义上她们是不是大师的女人。德意志文化大师中,贝多芬对美女的态度,实在与其他大师非常不一样。

  他的不一样,在于他能把爱情跟肉欲截然分开。

  贝多芬无疑音乐伟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来为尊者讳,包括为他的女人讳,例如他的学生申德勒就信誓旦旦:“他一生保持童贞,从未有何缺德需要忏悔。”我就非常佩服申德勒之流,他们这种造神,实际上是毁人。贝多芬去世后,作为助理的申德勒霸占了贝多芬400多册“谈话册”,而为尊者讳的他,居然销毁了其中的260多册,剩下的不足150册还大肆篡改。今天,申德勒被音乐界和贝多芬界普遍公认为骗子。

  事实上,如前所述,在波恩期间贝多芬就拼命讨好美女。一个男人,讨好美女,有错吗?何况贝多芬那时甭说结婚,根本连个女朋友都没有。

  到维也纳后第一年,贝多芬最苦恼的事不是出名太慢,而是没有美女粉丝。他这时认识了美丽的匈牙利公爵夫人伯佩拉·凯格丽威克丝,贝多芬将《降E大调奏鸣曲》(作品第7号)和《C大调钢琴协奏曲》(作品第15号)题献给她,赢得了公爵夫人的友谊,不过也仅仅是友谊。

  朋友兰兹回忆说:贝多芬随时准备接受任何女性的崇拜。有次他与贝多芬谈及征服美女,贝多芬宣布自己可以维持很长时间,但事实上当时那段关系只维持了7个月。然而,像所有的诗人一样,贝多芬仍然坚信自己的才华足以倾倒所有美女。对贝多芬来说,他宁可没有一个听众,也不愿意美女只肯为他付出一半的爱。什么叫“一半的爱”?此处不表,且看以后分解。

  回过来说申德勒。他上面那两个句子都是错的。

  这里先说第一个句子。

  贝多芬“一生保持童贞”,纯属胡说。比申德勒更崇拜贝多芬的罗曼·罗兰就说贝多芬访问过妓女,贝多芬1816年日记也有记载,他为此痛恨自己:“如果牺牲我的生命力,还有什么可以留给高贵与优越?”贝多芬跟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描写的副主教克罗德一样,拼死挣扎最后仍然无法战胜肉欲。晚年他告诉密友霍尔兹,他一直遗憾人性的高贵必须受制于肉体的“无奈需求”。所以,对贝多芬而言,肉欲是肉欲,爱是爱,两者并不相干。他有一则日记写道:“未和灵魂结合的肉体之欢,只不过是兽性,一旦发生,不会再有高贵情感,只有遗憾。”

  因此,虽然确实访问过妓女,但贝多芬的爱情观却比很多从未访问过的贞节男人纯洁。1807年3月他致信玛丽·比热:“我的大原则之一是从不与她们建立超越对他人妻子的关系,原因是我不想因为与她们建立任何其他关系而让我日后对可能成为我妻子的女人产生不信任,避免我自己的轻举妄动破坏最可爱、最纯粹的关系。”

  哈哈没看懂吧?翻译成白话,贝多芬的意思是:他不会去睡别人的老婆,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因为,如果他睡了别人的老婆,以后等他自己有了老婆,就会时时刻刻觉得自己的老婆会跟别人睡!是不是很奇特?然而,不得不承认这个理由相当纯洁。贝多芬跟他两个弟弟的妻子关系恶劣,就是他觉得她们行为不检,跟人乱睡,可他自己却嫖过妓。典型的男人双重道德观。所以,贝多芬谈恋爱时虽然都有具体美女对象,但其实他只是在跟他自己的理想“爱情”谈恋爱。

  我说贝多芬谈恋爱跟其他德意志文化大师“非常不一样”,有历史为证。例如,海涅的情人出身都很卑下,简直就是满大街捡的,最后娶个老婆居然是妓女,搞得好友兼思想同志马克思要跟他断交。

  而贝多芬所有已知的情人,都是贵族,无一例外。贝多芬心中的完美女性需要容貌美丽、出身高贵、教养深厚、道德高尚、品格无瑕、乐思泉涌、静若处子,外加思想深刻。

  是的,就是严格按照这个排序。

  简言之,即世界上没有的那种。

  创作《月光》时,贝多芬遇见了这个女人,他以为。

  准确地说,他遇见了3个女人。

  匈牙利贵族名门望族不伦瑞克姊妹花。

  1799年5月,妈妈将热爱音乐的特丽莎、约瑟芬和泰茜三姊妹与两位兄弟送到维也纳,暂住一家旅馆。这一年,大姐特丽莎24岁。堂兄封·不伦瑞克把她们介绍给贝多芬。其实到维也纳之前她们已经耳闻贝多芬。到达后她们在公爵家召开一个小音乐会,贝多芬应邀出席。音乐会开始后三姊妹选择贝多芬的作品演奏着走进客厅,腰肢细软,长发摇曳,乐声悠扬。

  贝多芬,惊艳!

  后来特丽莎致信朋友:“亲爱的、伟大的贝多芬先生多么友好!他彬彬有礼地听着。过一会儿他带我到钢琴前,我立刻开始弹奏,充满激情,大提琴和小提琴伴奏。”贝多芬这个超级狂人当场被姊妹花收服。他没时间陪王公贵族,却每天都去三姊妹下榻的旅馆报到,一待就是四五个小时,有时还应邀与她们共进晚餐。盲人都能看得出贝多芬的爱情。三姊妹如应邀外出参加舞会晚宴而将贝多芬单独留在旅馆,他就会大发脾气,把乐谱撕成碎片撒一地。

  很快,娇小美丽的二姐约瑟芬·封·不伦瑞克(1779-1821)与贝多芬坠入爱河,准确地说,是贝多芬坠入约瑟芬这条爱河。

贝多芬:31岁,我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 | 新刊

  Josephine Brunsvik

  约瑟芬,即贝多芬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后来他在歌剧名作《费德里奥》中塑造了他梦想中的完美女性莱奥诺拉,而音乐史公认莱奥诺拉就是约瑟芬。有意思的是,贝多芬一生的敌人拿破仑,其心中完美女性也叫约瑟芬。然而,梦想并没有照进贝多芬的现实。第二年(1800)妈妈就将约瑟芬嫁给50岁的戴姆伯爵。在当时的贵族阶层,母命不可违。

  实际上,约瑟芬也并没有认真抵抗。她其实从未想过嫁给贝多芬。郎才女貌,只是中国历史上贫穷文人的单边想象。才华,并非美女选择婚姻时的前三位要素。约瑟芬出嫁后连续怀孕,3年后戴姆伯爵去世,她在乡下独自拉扯4个孩子。

  此事连姐姐特丽莎都不理解。40年后特丽莎回忆:“贝多芬!他是我家朋友和知己。此事如梦。一个伟大灵魂!我妹妹约瑟芬为何不在戴姆去世后嫁给他?她和他在一起,会比跟史塔克堡(后夫)在一起快乐。”

  戴姆伯爵去世后,约瑟芬与贝多芬在感情上激烈纠缠两年,正是在这个时期,贝多芬创作了《英雄交响曲》《费德里奥》《热情》奏鸣曲、《第四交响曲》《第四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等一系列伟大作品。后来有很多人直接指定约瑟芬即贝多芬“永恒的爱人”。

  实际上她不是。

  此是后话。

  特丽莎如此为贝多芬与二妹的爱情遗憾,因为约瑟芬嫁人后,贝多芬转头又爱上了她。这对姊妹花弹得一手好钢琴,贝多芬专为她俩创作钢琴二重变奏曲《我想你了》。1809年贝多芬将《升F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78号)题献特丽莎,特丽莎回赠一幅她本人的肖像,上刻“献给旷世天才、伟大艺术家和善良的人,T.B.赠”。这幅肖像贝多芬一直保存在书桌秘密抽屉,现藏波恩贝多芬出生故居。很久后一位朋友到访,无意撞见年迈耳聋的贝多芬独自抱着这幅肖像哭泣,大喊:“你这样美,这样伟大,跟天使一样!”朋友退出去,过了一会儿再进去时看见贝多芬在弹琴,便对他说:“今天你气色不错啊。”贝多芬面色如常,答曰:“因为我的好天使来看过我了。”

  这是贝多芬保存的唯一一幅女性肖像。不过,1806年贝多芬在月光下向特丽莎求婚的故事,确定是后人浪漫的虚构。

  特丽莎终身未嫁。

  1800年约瑟芬嫁人,并非贝多芬跟贵族少女故事的结束。1801年,16岁的朱丽叶·贵恰迪(1784—1856)走进贝多芬心中。这个钢琴女学生令人心醉:长相娇嫩甜美,黑发细长卷曲,性格温柔恬淡,正是贝多芬的理想爱人。

  而她也一见钟情。

  师生恋!

  中文“师生恋”里把“师”写在前面,是有道理的。因为通常,师生恋,都是老师的责任。换句话说,是贝多芬爱上了朱丽叶。现有的书面材料也佐证了这一点。1801年11月16日贝多芬致信波恩老朋友韦格勒:“现在我生活比较甜美,与人交往也多了些⋯⋯这变化来自一个心爱姑娘的魅力:她爱我,我也爱她。这是两年来我最幸运的日子⋯⋯有生以来第一次,我觉得婚姻可以幸福。不幸的是她和我门不当户不对,此刻我当然还不能娶她,我仍须众里寻她千百度。”贝多芬生命里第一次洒下你情我愿的桃花雨,这场雨一下就是两年。那段时间,贝多芬案头放着朱丽叶的象牙雕刻小像。

  《月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题献朱丽叶!鲜为人知的是,本来贝多芬题献的是一部G调慢板曲,后来专门收回,换成《月光》。

  贝多芬“门不当户不对”的预感是正确的。他勇敢地向朱丽叶求婚,而她显然也准备接受,可她父亲说贝多芬“没地位没财富,连永久事业都没有”,坚决反对!当时贝多芬已经成名。可是,即使在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一位已经成名的音乐家,仍然被贵族看作“没事业”。

  今之所谓大师,古之所谓奴仆。

  与朱丽叶的爱情正是贝多芬所有爱情的写照:终其一生,他爱上的都是出身高贵、爱好音乐、美丽动人的女性。但是,她们只崇拜他,却无一跟他结合。

  恋爱失败,你会自杀。或者变成诗人。

  贝多芬,变成了诗人。

  如果你是贝多芬,你就能体会到诗人的绝望。

  贝多芬的革命精神跟他的恋爱也有关系。他爱得越浓烈,就越意识到自己社会地位的低下,也就越意识到“社会地位”的荒谬。法国大革命已爆发,但王公贵族和教会仍主宰欧洲,社会等级森严,一个贵族女子要嫁给贝多芬这样的“戏子”,必须有决心完全彻底抛弃哈布斯堡王朝的贵族地位、尊贵身份和奢华享受。

  史料证明,并没有多少浪漫的贵族女子干过这种事儿。

  我说贝多芬是诗人,是有证据的。

  约瑟芬首任丈夫戴姆伯爵去世后,贝多芬觉得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1805年春天贝多芬给她写了很多情书,字句火烫,例如:“愿我们的爱日久天长,它是如此崇高、如此稳稳植根于互敬与友谊,我们的思想和感情竟无二致。噢,你,我希望你的心永远为我跳动,而我的心只有不再跳动时才会停止为你跳动。”

  足以对撼德国文学史万年老二席勒写给自己姊妹花爱人的情诗。

  可是!约瑟芬明确表示不准备与贝多芬上床:“我对你的爱无法言说,恰如一个温柔灵魂对另一个温柔灵魂的爱”,她写道:“你不能接受这样的约定吗?”在另一封信中她说:“如果你用温和的方式爱我,你带给我的荣誉和相伴的乐趣会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插曲。因为我不能满足你感官的爱,你对我很生气,但如果我屈从你的欲望,我就会打破神圣的诺言”。贝多芬显然并不想止步于“温和的方式”,因此他像所有诗人一样愤怒了,1807年秋他致信约瑟芬:“为让你我都能平静下来,我们最好不要再见面。”3年后(1810)约瑟芬再嫁男爵史塔克堡。

  当然,确实有女性为嫁给诗人而放弃贵族称号。比如席勒太太冷莎露。可那就要求诗人的颜值非常高,起码得像席勒一样高而帅。可有一次朱丽叶想教贝多芬跳宫廷舞,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却因为美女吹气如兰而激动得两腿僵硬,居然踩不准拍子!更严重的是,贝多芬的颜值比席勒差得太远了。1795年他刚到维也纳时向同样来自波恩的“维漂”歌唱家威尔曼求婚,惨遭拒绝,理由简单粗暴,威尔曼说贝多芬“长得实在太难看了”。

  威尔曼的简单粗暴虽然简单但不算粗暴:贝多芬的颜值确实跟他的音乐天才不成比例。他头大身短,面容严肃苦闷,身高1.62米,宽肩,满脸疮疤,脸皮粗糙且呈赤茶色,鼻硬而直,五指很短且几乎一样长,手背长满长毛,跟莫扎特的美手相差十万八千里。头发多而黑,永不梳理且永不戴帽,常以爆炸头型外出散步,遇风如火焰般在脑袋上燃烧,荒郊野地突然遇见,仿佛来自地狱的恶魔。朋友说贝多芬“脸上肌肉突然隆起,血管膨胀:狂野的双眼变得加倍可怕;嘴巴发抖,仿佛魔术家召来妖魔却反被妖魔制服”。克勒贝尔说贝多芬长得像莪相,而尤利乌斯·贝内迪克特说他像“李尔王”。

贝多芬:31岁,我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 | 新刊

  贝多芬

  贝多芬“五指很短且几乎一样长”,对钢琴演奏并不有利,直到1809年,特雷蒙男爵致信贝多芬学生、钢琴家车尔尼时还说:“贝多芬的钢琴技术并不准确,指法往往错误;音的性质也被忽视。但谁会想到他是一个演奏家呢?⋯⋯至于表现技巧的乐章,可使他轮流运用全部手指⋯⋯当然,手指用得较少时可以获得所谓‘圆转如珠’的效果,但有时我们更爱其他的宝贝。”

  特雷蒙并不知道,贝多芬演奏的“不准确”跟他手指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他的耳朵。那时他已严重耳聋,基本听不见自己弹了些啥。可是,一到维也纳,贝多芬就凭着这样的手指,以钢琴演奏攻克了这座世界音乐首都。

  接着说颜值。

  大家都以为男人看女人只看颜值,并因此长久批评男人。

  其实,女人看男人,同样。问题是,从来没有人因此批评女人。

  说好的男女平等呢?

  朱丽叶显然同意威尔曼小姐的意见。拒绝贝多芬半个多世纪之后她回忆贝多芬长得“非常丑,但十分高贵,拥有优雅的情感和修养”。

  敲黑板!重点在第一句。

  不管我暗戳戳的猜测是否正确,总之,1802年初朱丽叶爱上号称喜欢音乐的加伦堡伯爵,次年出嫁,之后即随丈夫移居那不勒斯。朱丽叶出嫁当晚贝多芬悲伤地写下“啊!这是生命中多么可怕的时刻!但我却不得不接受!”贝多芬去世后,后人找到一块刻有朱丽叶肖像的金牌。这是贝多芬一生保存的仅有的一幅女性肖像金牌。

  虽然“不得不接受”,但其实贝多芬很长时间都不能接受这个现实。20年之后朱丽叶跟丈夫回到维也纳,专程登门求贝多芬帮她丈夫。贝多芬立刻答应,其理由令人喷饭。这时已经聋到无法交谈的他通过谈话册告诉学生申德勒:“他是我的敌人,所以我更要全力帮他。”因为是他跟朱丽叶单独谈的,所以无人知道到底贝多芬帮了朱丽叶丈夫什么,但这次谈话显然令贝多芬豪情万丈,虽然他不得不承认从社会地位上来看,朱丽叶选择她丈夫有理,但他后来在谈话册给申德勒写下“她爱我超过爱她丈夫,可他是她的爱人,而我却不是”。

  这不是贝多芬唯一一次宣布一个美女爱自己超过爱她的丈夫。

  音乐家中,有这种自信的人,相当少。

  诗人中,就很多。不知道为什么。

  这段世界最伟大音乐家的恋情,结局跟引车卖浆之徒谈恋爱没什么两样,一旦有一方承认自己依赖对方,马上就失去了吸引力。贝多芬从此对朱丽叶热情不再:“她哭哭啼啼到维也纳来找我,我因此瞧不起她。”然而,这是20年之后的事情。什么样的爱情,能经得起20年时间的考验啊?

  不过,1801年,《月光奏鸣曲》确乎是献给朱丽叶的。罗曼·罗兰断然认为《月光》跟朱丽叶有关。

  《月光》不以古典音乐老套路的主调和第一主题开场,也不用奏鸣曲式,而是从寂静中悄悄浮现,酷似肖邦的小夜曲,一直到小九和弦为止。肖邦要10年之后才出生!而《月光》在纯粹的色彩层和分隔明显的音域方面甚至类似百年之后的德彪西。显然不能说贝多芬学习了德彪西。只能说,贝多芬领先德彪西一百年。

  罗曼·罗兰说《月光》第一乐章是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在彼得堡听李斯特演奏《月光》之后认定它是一出悲剧:“从远处更远处,好像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之声。有些声音忧郁,充满无限愁思;而另一些沉思,是纷至沓来的回忆和阴暗的预兆。”法国浪漫乐派主将、后辈柏辽兹的评论最为传神,他认为《月光》是“一部人类语言无法描述的诗歌”。

  就是说,认为贝多芬是诗人的,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

  《月光奏鸣曲》的传说实在太多了,多到贝多芬十分光火,他有次说:“大家老说《月光》,可我写过更好的,例如《升F大调奏鸣曲》(作品第78号,1809)。”可作者自认的最佳作品,未必读者就最喜欢,文化史上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作品第78号无标题,只有两个乐章,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并不广为人知。

  广为人知的除了《月光》还有《热情》。

  《f小调热情奏鸣曲》(作品第57号,1807)是悲壮惨烈的内心悲剧和石破天惊的火山爆裂,被称为具有“莎士比亚《暴风雨》式气息的伟大征服”和“贝多芬最光荣的一次战争”。后来贝多芬把它题献给特丽莎的哥哥弗朗兹·封·不伦瑞克伯爵。不过,贝多芬自己认定的《暴风雨》是另外一部。申德勒有次问贝多芬《d小调第17钢琴奏鸣曲》(作品第31号之2)和《热情》有何区别,贝多芬简短地回答“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从此,《d小调第17钢琴奏鸣曲》被得名《暴风雨奏鸣曲》。不过,对《热情奏鸣曲》有两个小补充:首先它排名贝多芬作品第57号,很多文章中所说的“第23号奏鸣曲”其实只是它最初的排名。第二,其标题“热情奏鸣曲”并非来自贝多芬。汉堡乐谱出版商克兰茨听后大赞,说前后两个乐章具有雷霆万钧的“热情”,因而得名。

  63年之后(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攻入法国后包围巴黎3个多月,普鲁士国王威廉的大本营设在凡尔赛,铁血宰相俾斯麦在此与法国总理梯也尔谈判停战。10月30日晚,德国驻意大利大使科伊德尔在凡尔赛一架破钢琴上为俾斯麦演奏了《热情》,俾斯麦听完后说:“这是整整一代人斗争的嚎哭。”他后来说:“如果我经常听这曲子,我的勇气将永不枯竭”,并宣布“贝多芬最适合我的神经”。

  被《热情》打动的不止俾斯麦。列宁在莫斯科听了俄国指挥家多勃洛文(1894—1953)指挥的演奏后说:“没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音乐作品,我愿意天天听。前所未有的绝妙音乐。我总带着幼稚的夸耀想:人类能创造怎样的奇迹啊!”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最能反映奥地利政治现实的是《告别》。

  1809年4月9日奥地利向拿破仑宣战,结果被拿破仑皇帝打得一败涂地,5月4日法军兵临维也纳,在这一年2月26日刚与洛布科维茨亲王和金斯基亲王一起承诺支付贝多芬优厚年金的皇太子鲁道夫大公仓皇出逃。一周后法军炮击维也纳,城堡上奥军用大炮还击,炮战持续17个小时,尖利的爆炸声让耳疾严重的贝多芬无法忍受,只好躲到房东卡斯帕家地窖里,用枕头捂住自己的脑袋。炮战时一枚炮弹在海顿家附近爆炸,海顿义愤填膺抱重病在钢琴上连弹三遍奥地利国歌。

  5月10日,法国攻入维也纳,13日拿破仑再次入住美泉宫他第一次攻入维也纳后所住同一间房。5月31日,77岁海顿病逝。简直可以说是直接被拿破仑气死的。

  我倾向于第二种猜测。

  维也纳城破之时,贝多芬一部钢琴奏鸣曲新作杀青,作品以“Le-be-wohl”(再—见—啦)三个音节起始,三个乐章分别名为“告别”“离散”和“再见”。他用音乐挥别的不是海顿,而是他的学生兼金主鲁道夫亲王大公。即著名的《告别奏鸣曲》(作品第81号第1部)。这也是贝多芬告别自己的奏鸣曲中期创作、进入晚期奏鸣曲创作的标志。

  除了钢琴奏鸣曲,贝多芬还写了不少小提琴奏鸣曲。1802年贝多芬拟将刚完成的《A大调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献给布瑞季涛尔,但后者有次醉后大骂贝多芬朋友,贝多芬一怒之下将奏鸣曲改献小提琴家克罗伊采,自此它被称为《A大调克罗伊采奏鸣曲》(作品第47号)。克罗伊采是法国王家教堂提琴手,曾随军进入维也纳,贝多芬待之甚善,以此曲题赠。尴尬的是克罗伊采非常嫌弃这部作品,从未演奏。不过,这部作品证明贝多芬终于找到了协调至硬(钢琴)和至软(小提琴)的办法。这个办法是停止协调:它俩既然水火不容,那就让它们冲突!

  英雄,都不是协调出来的。

  英雄都是打出来的。

  贝多芬还创作了很多钢琴协奏曲。

  钢琴协奏曲跟钢琴奏鸣曲不是一回事。所谓协奏曲即两种以上乐器共同演奏,通常是由一种乐器与管弦乐队对阵,对阵导致冲突,让协奏曲成为器乐中最具戏剧效果的体裁。

  协奏曲发源于巴洛克音乐,由巴赫基本定型。巴洛克音乐突出纯粹的技术美,以作曲精妙取胜。除基督教作品,大多数巴洛克作品是无忧无虑的牧歌。巴洛克音乐只论音乐,贝多芬偏要在音乐中加入“故事”,可能他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太多了,不吐不快。

  古今中外,有故事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英雄,贝多芬的音乐之所以“好听”,就是因为他的作品中有“英雄故事”。而故事的发展,一定由讲故事的人安排。你爱听这个故事,通常要感谢讲故事的人。因为,历史上的著名故事,其实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讲过,但通常都只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比如《李尔王》,比如《浮士德》。钢琴协奏曲即由钢琴与乐队一问一答讲故事。我们中国人比较熟悉的钢琴协奏曲是殷承宗挑头儿改编的《黄河》,那也是万窍怒号雷霆万钧的一时扛鼎之作,好像至今也没有被超越。

  海顿的钢琴协奏曲不多,但莫扎特却把这一体裁发展到空前绝后,他几乎为所有独奏乐器写过协奏曲,还写过多乐器协奏曲。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数量有27部。公认的世界钢琴协奏曲之王,就是莫扎特的第20号钢琴协奏曲。

  1800年贝多芬完成《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第15号),这是贝多芬奠定现代协奏曲标准的四部钢琴协奏曲中的第一部,貌似以他最喜欢的莫扎特的《c小调第24钢琴协奏曲》(K.491)为榜样,两者调性也相同。

  其实,天差地远。

  因为,对莫扎特而言,“协奏曲”(Concerto)这个词来自意大利语的“Concertare”,重点在于“协奏”。

  对贝多芬来说,这个词却来自拉丁语的“Concerto”,意为“我抗争”,或西塞罗的“我反对”。

  虽然同属维也纳古典乐派,贝多芬还曾努力拜莫扎特为师而不得,但贝多芬与海顿莫扎特,真不是一卦的。

  贝多芬共有5部钢琴协奏曲(作品15、19、37、58、73),另有一部《第六钢琴协奏曲》,此外还有一部带WoO号的《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WoO.4),总计7部。《第五钢琴协奏曲》即著名的《皇帝》。《第六钢琴协奏曲》原是1806年12月23日首演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第61号),因此没有作品编号。

  1806年贝多芬在维也纳结识比自己名声大的钢琴家克莱曼蒂,后者表示有意在英国代理贝多芬作品,他建议贝多芬把《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改编成《D大调钢琴协奏曲》并预付稿酬。改编完成上演后获得广泛赞誉,超过其原作《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08年由维也纳因都斯特利社出版,题献贝多芬波恩老房东布罗伊宁夫人,那时,他已经跟布罗伊宁一家绝交几次,而且当时贝多芬已经盛名,每次题献都会带来真金白银。然而,他仍将这部作品题献布罗伊宁夫人。

  除了奏鸣曲和协奏曲,贝多芬还有钢琴变奏曲。

  变奏曲,即一部作品只有一个主题,所有乐段都从这个主题变奏而来,其先驱就是即兴演奏。贝多芬自幼酷爱变奏,当年在波恩弗朗兹选帝侯宫中就经常即兴变奏,有年圣诞礼拜他大胆变奏弗·海勒的《依里米亚之悲哀》,礼拜结束后海勒特意上前向选帝侯告了贝多芬一状,弗朗兹选帝侯只是温和地批评了小贝多芬。贝多芬的处女作即《以德莱斯勒先生一首进行曲为主题的羽管键琴变奏曲》(WoO.63)。那年贝多芬11岁。

  18世纪末贝多芬开始使用自己的原创主题写变奏曲,第一部作品主题即他送给不伦瑞克姊妹的著名歌曲“我想你了”(WoO.74)。而《变奏曲WoO.70》的创作故事更有趣:一位贝多芬很喜欢的女士说自己遗失了一套《我心再无青春火焰燃烧》主题变奏曲,贝多芬立刻连夜为她创作了“WoO.70”,第二天早上就送到她手里。

  说了半天“贝多芬作品号”与“WoO号”,需要介绍下贝多芬的作品编号。

  贝多芬作品浩瀚,带Op.编号(“Opus”缩写,意为“作品”,即本文中的“作品号”)的就有138部,很多时候一个作品号包括两三部独立的作品。作品号135号以前为贝多芬在世时出版,后3个作品号出版于他去世后。

  “WoO编号”与“贝多芬作品号”数量则多达205部,它是德文“Werkeohne Opus-Nummer”(不带作品编号的作品)的缩写。需要声明的是,这些作品很多在贝多芬生前就已发表,但他认为它们配不上一个“Opus号”所以,WoO编号下的作品,通常是贝多芬认为不重要的作品。

  此外还有一个“Hess”号,共14卷,这是瑞士作曲家威利·黑斯为贝多芬作品全集作的补充,不如前两者流行。

  关于变奏曲的最后一个故事是,后来出版商迪亚贝利突发奇想给维也纳50多位著名作曲家送去一首他自己写的圆舞曲,请他们以之为主题创作大变奏曲。贝多芬闻之大喜,一口气为这个圆舞曲主题创作了33首变奏曲,除了倒数第二首为降E大调,其余皆为c小调或C大调,变奏速度不一,前后色彩迥异,千变万化,意幻神迷。这些作品由迪亚贝利1824年在《祖国艺术家联合会》标题下出版,作为其系列的第一部,而第二部则是其他作曲家的变奏曲,包括舒伯特和当时年仅11岁的李斯特。

  《迪亚贝利变奏曲》由是被称为“贝多芬钢琴创作总结”。

  最后,贝多芬还有钢琴小品。

  贝多芬的钢琴小品,其实并不“小”。

  “音乐小品”类似文学的“小品文”,只有一个乐章,无法归入任何音乐作品门类,于是打包归入“小品”。

  1802年,成名后的贝多芬把7首钢琴小品结集为作品第33号,平均100小节,全为大调。这一套曲集抒情为主,而第二套小品曲集编为作品第119号,是两套曲集合集,其中后5首(7-11号)创作时间早于前6首17年,是1820年贝多芬为朋友斯塔克筹建钢琴学校所作,1803年交给出版商C.F. 彼得斯出版,最后大部分没出版,于是贝多芬从中挑12首打算结集出版,但最终只出版了6首,即作品119号的前6首,剩下4首未完成,但5首WoO.52、56、59、81和Hess号69号已完成。

  交代半天,只是为了说其中WoO.59的故事。

  《致爱丽丝》!

  世界钢琴小品排名第一,曲调优美,雅俗共赏。

  《致爱丽丝》乐谱发现于1867年,贝多芬生前并未发表,因此只有WoO编号,没有记载证明贝多芬曾公开演奏过。贝多芬显然不认为它是重要作品。

  《致爱丽丝》演奏难度不大,但其诞生却跟《月光》一样,也有一万个版本。

贝多芬:31岁,我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 | 新刊

  1791年圣诞夜,21岁的贝多芬穷困潦倒,没有烧鹅,没有樱桃馅饼,更没有圣诞快乐。这时他在维也纳斯台芬大教堂门口台阶遇到一个正在啜泣的小姑娘。

  小姑娘为什么哭呢?原来,一直照顾这个小姑娘的邻居雷德尔·巴塞特老爹快要离世,但他还有最后一个愿望没实现。“他的愿望是什么?”贝多芬问。“他想去波利尼西亚的塔西提岛看看森林和大海;还想去阿尔卑斯山,”爱丽斯一边擦眼泪一边说,“但神父们说他们帮不上忙,把我赶出来了。”

  贝多芬用自己的破大衣掩着小姑娘来到巴塞特家。老人已双目失明,墙角的旧钢琴快要散架。贝多芬坐下来开始弹奏。当他的手指轻轻触到琴键,塔西提岛茂密的丛林和碧蓝的海水带着淡淡的当地咖啡味道凌空浮现,阿尔卑斯山清澄的碧落和茫茫雪峰源源不断自天降临这个清冷的小屋。“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森林,听到了鸟儿歌唱。那是大海,还有远处的帆,美妙的阳光⋯⋯孩子,你带来的是天使,他让我看见了天堂。”巴塞特老泪纵横,挣扎着拥抱了正在演奏的贝多芬,“感谢您让我在生命最后看到这一切,美丽的大自然。”

  “我们都要感谢这个天使女孩。请允许我把这支曲子送给你,我想把这段曲谱记下来,让它伴我终生。”说完贝多芬起身吻了小姑娘,然后冲进维也纳圣诞夜凛冽的寒风,赶回住处记下曲谱。

  此即《致爱丽丝》。

  那个小姑娘,就叫爱丽丝。

  其实,这个故事跟《月光》的第一个故事一样,纯属文学创作。

  第二个版本也跟一个姑娘有关:据说此曲是贝多芬40岁时(1810)为德国女高音伊丽莎白·罗克尔所作。她是男高音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1807年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成为贝多芬的学生,当时才14岁。伊丽莎白后来嫁给贝多芬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关系还很好。据说“Elise”是“Elisabeth”的昵称,而那段时间里贝多芬生活中没有其他名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女子。

  第三个版本:贝多芬42岁时到富商家里教钢琴,喜欢上了富商女儿爱丽丝。这首钢琴曲是贝多芬为富商女儿所作。

  第四个版本,也是我认为最可能的版本,如下:

  1809年至1810年冬季,贝多芬爱上了他医生的女儿特蕾泽·马法蒂。18岁的特蕾泽头发棕色,双眸黑亮,和她姐姐安娜被称为“维也纳两枝花”。当时贝多芬重病,特蕾泽前往探视关心,贝多芬深受鼓舞。

  当时已成名的贝多芬之不修边幅,在维也纳闻名遐迩。他的胡子常常超过半英寸,头发从来不梳,麦束一般矗立头上。堪称绝配的是他举止同样——如果不是更加——粗鲁,有次吃饭时因汤难吃大发雷霆,他居然直接连盆带汤扔到旅馆主人身上。还有一次突然发脾气拿起开着盖的墨水瓶扔在钢琴雪白的键盘上。他还常常拔出蜡烛的芯子来当牙签,又经常在上午街上人来人往时穿睡衣在靠街的窗口剃胡须,完全不顾过往行人的侧目。

  想当年(1801)幼小的车尔尼看到披着长发和长胡子、穿着羊皮衣裤的贝多芬,还以为遇到了小说中的鲁滨孙。萧伯纳在《贝多芬百年祭》中表扬贝多芬“有一架不听话蒸汽轧路机的风度⋯⋯他穿衣服之不讲究超过田间的稻草人:事实上有一次他竟被当作流浪汉被捕,因为警察不相信衣着如此破烂的人竟会是一位大作曲家”。

  其实,贝多芬的不修边幅是他对维也纳上层社会的抗争,跟爱因斯坦的不修边幅异曲同工。他的粗鲁部分遗传自父亲,但他也是故意用粗鲁来反抗贵族们散发着腐臭的优雅。

  令人讶异的是,这次病好后贝多芬却突然开始向优雅靠拢,不仅借了面镜子回家,还请一流裁缝为他裁制棉质衬衫和外衣。此外,贝多芬还专门要求波恩老朋友韦格勒找出他的洗礼证明复制一份寄他,“以备结婚使用”。搞笑的是,直到拿到洗礼证明,他才发现,爸爸当年为制造“神童”效应而把他的年纪报小了两岁。也就是说,他拿到证明后当场老了两岁。更搞笑的是,贝多芬虽然知道了爸爸的篡改,但他却至死拒绝承认自己比户口本上大两岁。

  按贝多芬自己的算法,他死于55岁。

  我说贝多芬是诗人,确实有很多证据,特蕾泽也要算一个。你生病,人家来看看,你怎么就觉得人家要嫁你了呢?除了诗人,哪种人还会有这样奇特的联想?特蕾泽的反应并不热烈,却也没有直接拒绝。贝多芬于是在狂喜和绝望之间来回剧烈摇摆,1810年他写道:“我应当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凡人。”

  不过,这次爱情过山车持续了不到一年。1810年5月,贝多芬打算在特蕾泽父亲举办的宴会上求婚,还专门带上一首小曲准备即席题献并演奏。可能因为太激动,贝多芬很快喝得酩酊大醉,不但忘了求婚,而且举止粗鲁,言语冲撞,让特蕾泽父亲大为不快,从此把他列为不受欢迎的客人。此后不久,特蕾泽与贝多芬出游之后正式拒绝了贝多芬的追求。贝多芬对受命传话给他的朋友抱怨:“又一次我只能从自己的心灵中寻找安慰。”相映成趣的是,34年前(1776年7月),追求魏玛宫廷贵妇夏露笛惨遭拒绝的歌德写道:“我又陷入了命定的忧伤之中。我真想大声地嘲笑自己:每当我爱上一个女人时,她一定不爱我。”这时歌德已是德国最著名的作家,夏露笛比他大7岁,生过7个孩子,而且,还是别人的老婆!

  幸福的爱情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爱情却如此相似。

  不过,特蕾泽1851年去世时仍保留着贝多芬这部钢琴小品手稿,上面字迹潦草地写着“FürTherese”(致特蕾泽),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致爱丽丝》(FürElise)。

  当然,我认为最可能的版本,不一定就正确,到底这个“爱丽丝”是谁,盖棺论定只能请大家去维也纳中央公墓当面请教贝大师本人。

  按照彪罗广为人知的说法,贝多芬的钢琴作品是钢琴史的《新约》。

  然而,他并不是只写了钢琴曲。

  比如他还有弦乐四重奏。虽然弦乐四重奏没有《旧约》《新约》之说,但江湖公认,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也可能相当于《圣经》。

  标准的弦乐四重奏包括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第一个写弦乐四重奏的是16世纪罗马帕帕尔教堂乐师阿莱格里(1584—1652),而奠定弦乐四重奏标准的,是贝多芬的亲老师海顿。1761年海顿开始为自己的老板、匈牙利贵族艾斯特哈齐创作弦乐四重奏,因为后者喜欢弦乐四重奏。海顿让弦乐四重奏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室内乐经典。海顿之前,王公贵族欣赏的室内乐主要是巴洛克音乐的三重奏鸣曲,由两把小提琴和低音乐器组成。巴洛克音乐的衰落和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崛起,其标志就是弦乐四重奏替代了三重奏鸣曲。

  弦乐四重奏虽然不如交响曲和歌剧宏大,但它娇小精致,迅速占领宫廷和沙龙。维也纳古典乐派是弦乐四重奏的黄金时代,继里赫特、海顿、莫扎特、博凯里尼之后,贝多芬让弦乐四重奏登上了光辉灿烂的巅峰。

  海顿共有84部弦乐四重奏,莫扎特有23部,贝多芬只有16部。但贝多芬赋予弦乐四重奏崇高理念、精致结构和丰富情感,旋律更强,形式更自由,音色更富丽堂皇。贝多芬之后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柴可夫斯基等也有弦乐四重奏作品,但到柏辽兹、瓦格纳和马勒就干脆回避四重奏,不敢在乐圣面前弄斧,直到20世纪的勋伯格和肖斯塔科维奇等才开始重新尝试弦乐四重奏创作。

  贝多芬的16部弦乐四重奏中最著名的是3部《拉祖莫夫斯基伯爵四重奏》,这是贝多芬在作品18号之后长达5年再次回归弦乐四重奏,题献驻维也纳的俄国大使拉祖莫夫斯基伯爵。这3部作品之于弦乐四重奏,相当于《英雄交响曲》之于交响曲,公演后《综合音乐报》说它们“惊视回听⋯⋯长而艰深,深思熟虑,凡夫俗子莫能领会”。

  到1800年秋,刚刚出名的贝多芬处心积虑为洛布科维茨亲王完成一组6部弦乐四重奏。

  约瑟夫·弗朗兹·封·洛布科维茨亲王与鲁道夫大公和里希诺夫斯基侯爵一样都是贝多芬的大金主,值得专门介绍。他那年28岁,脚有点畸形,内向,却拥有惊人财富可供挥霍。维也纳王公贵族大把,但能供养一个完整管弦乐队的寥寥无几,其中就有洛布科维茨。而且,在贝多芬这里,他还是里希诺夫斯基侯爵的竞争对手。对他来说,拿到这组四重奏相当于抢到“人生赢家”的桂冠,因为,里希诺夫斯基也在抢。为此他早早备下400弗罗林巨款。而贝多芬也非常想赢得他的友谊。洛亲王是优秀的小提琴手和歌手,比起急性子的里希诺夫斯基来说,他在性格上与贝多芬更为互补。洛布科维茨也订购了海顿的四重奏,但这位老人精力不济,只写了两部。

  现在就看贝多芬的了。

  可是,已经到了1800年,贝多芬答应已经快两年了,作品还没完成。他知道洛布科维茨可是行家,不会因为他首次音乐会大红就降低标准。

  须知,弦乐四重奏可称音乐演奏第一难,因为4位演奏者必须完全平等,作品要想成功,

  每个演奏者都得大放光彩,但又不能互抢风头。一部电影想卖钱,最好是一位明星加一群优秀配角。一群明星或者一群配角聚到一起拍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那才是对导演最大的挑战。那个年代维也纳贵族在歌剧方面经常被意大利人嘲笑为轻浮,但在室内乐方面他们可是远超意大利人的行家。这种小合奏离听众不过几米,拉错一个音符根本无法掩饰和补救。当时维也纳的周五系列日场音乐会就由里希诺夫斯基侯爵和拉祖莫夫斯基伯爵交叉主办,而曲目永远是弦乐四重奏。

  可是,任何历史事件,不能离开时代。

  这时维也纳,面临两个日薄西山。

贝多芬:31岁,我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 | 新刊

  第一个是奥匈帝国日薄西山,海顿和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已是奥匈帝国最后的辉煌。1797年10月17日拿破仑征服意大利,在北意大利康波福米奥村与第一次反法同盟核心奥地利签署和约,标志第一次反法同盟惨败和奥地利作为欧洲强国衰落的开始。1800年12月法军在霍恩林登战役再次大败奥军,随后进军维也纳,成千上万的奥地利士兵尸体里带着法军子弹被马车运回维也纳,迫使奥地利签订《吕内维尔和约》,出让意大利领地和德意志的西莱茵兰,不仅失去了这些地方每年的进贡收入,而且还将失去盟友英国和俄罗斯。

  第二个是欧洲王公贵族的日薄西山。新富起来的资产阶级虽然仍是浅薄的土豪,然而他们却实在土豪。贵族和教会霸占博物馆和音乐会,艺术家仰贵族鼻息的时代,已经被土豪们一脚踢下历史舞台。这时所有的艺术家仍在努力追求贵族的青睐,但贵族作为社会领袖和文化精英,却已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当然,此时贝多芬对此完全无预感,他花费两年多殚精竭虑泼洒心血,着魔般反复修改,1800年10月中旬终于将《6部弦乐四重奏》(作品第18号)交给洛布科维茨。1800年12月10日,已嫁给戴姆伯爵、住在一幢80个房间豪宅中的约瑟芬致信姐姐特丽莎。约瑟芬给两任丈夫写了无数信都没人知道,但我们知道这封信,因为它描述了贝多芬作品第18号的首演:“我们演奏音乐是为了向大公夫人致敬⋯⋯我们的房间如此华丽,你一定会为之着迷。所有的门敞开,灯火通明,纤毫毕现,景观壮丽!贝多芬演奏大提琴奏鸣曲,我和舒潘齐格一起演奏最后3部奏鸣曲(钢琴和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第12号)⋯⋯演奏精彩纷呈。接下来,天使贝多芬给我们演奏了他尚未出版的新四重奏,无与伦比。著名的克拉夫特演奏大提琴,舒潘齐格首席小提琴。想象一下这令人迷醉夜晚!唉,想象,也只有它能再次唤回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了,熊熊燃烧的蜡烛照亮庞大府邸的每间大厅,新音乐的声音在房间与房间之间毫无阻碍地飘荡。”

  贝多芬到死都没拥有过80个房间的豪宅;而且想想这样巨大的豪宅得需要多少仆人吧,贝多芬两个仆人都搞不定,经常动手跟仆人打架。

  所以,约瑟芬不嫁给贝多芬,并非愚蠢的选择。

  虽然这样的选择非常愚蠢。

  最后要说明的是,贝多芬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即作品第135号《F大调四重奏》6部,原稿注明“甘美的休息之歌,或和平之歌”,赫里欧称之为“贝多芬的音乐遗嘱”。

  在遗嘱界,贝多芬的名气不比在音乐界小,但不是因为“音乐遗嘱”。

  是因为《海里根施塔特遗嘱》。

  这是贝多芬这部万窍怒号的宏大交响曲中的“葬礼进行曲”乐章,值得单独叙述。

  在音乐遗嘱之前很久,1802年4月,贝多芬遵医嘱到维也纳郊区海里根施塔特休养。海里根施塔特本意“万圣城”。贝多芬此时的腹泻虽然得到控制,但耳聋越发加重。一年前贝多芬还气势如虹地写下了众所周知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短短半年后,寂寞绝望的他就给两个弟弟写下了《海里根施塔特遗嘱》。

  跟贝多芬的众多著名信件一样,这封信从未发出,直到贝多芬去世后才发现。

  为什么要写这份遗嘱?

  因为里斯。

  当时17岁的里斯(1784—1838)专程从德国南部前往维也纳投入贝多芬门下,拜师后却发现贝多芬情绪暴躁且不愿上课。“早餐后他会说‘我们先去散步吧’。然后我们就出门,经常要下午三四点才回来,中午就在村子里吃点什么。”有天散步途中里斯听到“一个牧羊人在林中吹笛,笛子用接骨木树枝做成,乐声清美”。满心欢喜的学生请老师也听,于是他们循声走去。贝多芬一直努力地用耳朵搜寻音乐,半小时后他们离牧羊人已经很近了,但贝多芬还是什么都没听见!里斯回忆:“这一天后他变得极为沉默忧郁。”贝多芬并不只是极为忧郁。他其实想自杀。这个清冷的夏日让他明白,命运并不会随便败给他:他的耳聋,可能无法治愈。

  准确地说,贝多芬从未全聋,但后期严重到只能听见非常低沉的音响,所以他晚年总是用一根儿小木棍插入钢琴音箱,另一端咬在嘴里,通过木杆的振动来感知音调高低。这个特别的测音仪器,至今保留在波恩的贝多芬故居。

  关于贝多芬的耳聋原因,众说纷纭。1910年柏林莫阿比特医院主任医师雅各布松发表论文说贝多芬耳聋源于梅毒。梅毒的事情容后再叙,现在的问题是贝多芬并非只是耳聋,他可称疾病缠身。1817年夏天医生说他得了肺病,而当时肺病是要死人的。1820—1821年他患严重的关节炎,1821年黄热病,1823年结膜炎。对音乐家来说,耳聋等于火刑。1802年秋天的海里根施塔特萧瑟寂寞,10月6日,心如死灰的贝多芬在两张法律文书纸上给两个弟弟写了一封信,注明“我死后展读,并照此执行”,然后在题头写上“海格勒恩施塔特(Heigelenstadt,原文如此。虽然就住在这里,但Heiligenstadt这个词,贝多芬从来没拼对过),1802年10月6日”。

  此即世界音乐史上赫赫有名的《海里根施塔特遗嘱》。

  这一年,贝多芬年仅32岁。

  这可能是世界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遗嘱,字字泣血:

  意志告诉理性为什么不能自杀。写给我的弟弟们⋯⋯噢,你们这些以为我或在背后说我恶毒、固执和厌世的人啊,你们误会我太深。你们不知道我这样表现背后的隐秘缘由⋯⋯6年来我一直绝望地受到疾病折磨,无知的医生加重了我的病情,他们年复一年骗我说还能康复,但现在终于被迫面对现实:我的病好不了啦(这病可能要许多年后才会有疗法,或者也许根本就没有疗法)。虽然我生来就脾气火爆,也喜欢各种社会娱乐,但很快,我就必须离群索居,孤独生活⋯⋯我没法对别人说:“大声点儿,大声儿喊,因为我是个聋子。”啊!我怎能承认这在我身上应比别人身上更完美的感官有缺陷呢?它的能力曾在我身上达到完美⋯⋯

  对我来说,将不能再与同行轻松聚会,不能与他们高雅讨论,交流意见。我必须像被流放的人一样孤独一生⋯⋯如果我靠近他人,就会有炽烈的恐惧攫住我,我害怕他们得知我的病情,待在乡下的过去6个月一直如此⋯⋯对我来说,我身旁的人听到远处的笛声,而我什么都听不到;人家听到牧羊人唱歌,我又什么都没听到,这是何等的耻辱!这些事逼我入绝境,如果再多一点,我可能就得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他还提到窗外逐渐凋零的树叶:“我的希望与它们一样枯萎。”他要求两个弟弟在他死后“把这份手写的文件”与一张证明他耳聋的医学诊断书附在一起,“这样⋯⋯在我死后,你们就能原谅我了”。他立两个弟弟为继承人,并开始交代后事,嘱他们好好保存里希诺夫斯基侯爵送的一套弦乐四重奏乐器,没钱用时也可变卖。

  10月10日,贝多芬又给这封信加了一段:“就这样,我告别你们⋯⋯我的希望⋯⋯至少改善症状的希望,已经完全离开我,如同秋天的树叶摇落枯萎⋯⋯我去了⋯⋯噢!什么时候,噢,天啊!什么时候我再能在自然与人类的庙堂中感受到欢乐?⋯⋯永远不?⋯⋯不!⋯⋯如此残酷!”

  所以,《海里根施塔特遗嘱》实际上是两天写成的,中间相隔4天,并非一气呵成,可称遗嘱两连。它可以看作贝多芬致命运的降书。

  不过,贝多芬并没有向命运发出这封降书,命运并不知道贝多芬投降过。结果贝多芬咸鱼翻身,写完遗嘱后又活了25年,并且在最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所有的贝多芬传记都对《海里根施塔特遗嘱》大书特书。除了10年后的《致永恒的爱人》,贝多芬再未如此敞开心扉,而且,这两封信都没有发出,都是他去世后在他桌子抽屉里发现的。此前的《田园交响曲》第二章末尾乐队奏出夜莺、杜鹃、鹌鹑的歌声,整部交响曲充满自然界的歌唱与呢喃,大家都歌颂贝多芬对“大自然的模仿”。其实这并非模仿。贝多芬那个时候已经完全听不见大自然,于是,他用音乐重建了他自己的大自然——这些鸟儿,是在他心中歌唱。“忍耐啊!⋯⋯大家都这么说,而如今我也只有以忍耐为向导了⋯⋯但愿我的抵抗决心坚韧不断,直到无情死神出现割断我的生命线⋯⋯28岁,我已看破红尘。”

  对于大师的丰功伟绩我们都“耳熟”,大师怎样成为大师的,我们通常是并不“能详”。

  大师都是普通人,然而他们把自己铸造成了大师。

  不是他们的作品,而是那些赤脚走过地狱火的心路旅程,让大师成为大师。作品,只是开在那条心路两侧和尽头的鲜艳花朵。

  贝多芬的地狱火就是耳聋,贝多芬在其中凤凰涅。就在1802年他写了一系列伟大作品:附有葬礼进行曲的奏鸣曲(作品第26号);钢琴奏鸣曲《月光》《暴风雨》;题献亚历山大皇帝的提琴奏鸣曲(作品第30号);《克罗伊策奏鸣曲》(作品第47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等等。

  而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就是与这封遗书几乎同时杀青的《第二交响曲》!

  《D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36号)从头到尾歌颂生命,神采飞扬,意气风发,全无《海里根施塔特遗嘱》的阴影,这种巨大反差一度让很多人怀疑《遗嘱》的真实性,《第二交响曲》甚至还因此得了个别名叫作“英雄的谎言”。但科学研究表明遗书是真的,而且《第二交响曲》其实早在贝多芬前往海里根施塔特之前就基本完成,只是在海里根施塔特修改定稿。

  只能是天才。这是我们现在能得到的唯一解释了。

  无论如何,题献给里希诺夫斯基侯爵的《第二交响曲》已开始摆脱海顿、莫扎特窠臼,令人耳目一新,那个“创世纪”音乐英雄贝多芬已经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它的第一乐章迅厉行进,节奏紧凑,而第四乐章的快板极快,充满生命的沸腾,体现了贝多芬对爱情和未来的希望,柏辽兹称之为“第二谐谑曲”。

  《第二交响曲》完成之后很快(1803年4月5日)就在维也纳歌剧院首演,同年贝多芬获聘维也纳剧院作曲家,开始创作《第三交响曲》。1802年赫内曼为贝多芬所做的小像上贝多芬留着当时流行的发式,大鬓角,头发剪得同样长,神情坚毅,颇有拜伦之风。

  维也纳没人知道,贝多芬耳朵几乎已经聋了,而且他差点自杀!

  写下《海里根施塔特遗嘱》的绝望之年,却是歌剧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年,因为,贝多芬在这一年开始创作他唯一的歌剧《费德里奥》(作品第72号),这可能是贝多芬倾注心血最多的作品,源于在维也纳经营两个大歌剧院的布劳温男爵约稿,剧本来自法国平庸作家布依。

  《费德里奥》第一稿开始于1802年,完成于《第三交响曲》杀青之后的1805年,当时名为《莱奥诺拉》,分为3幕,故事大致是西班牙贵族弗洛伦斯坦向法官控告敌人,结果反被诬陷,含冤入狱,仇敌欲在监狱置他于死地,妻子莱奥诺拉女扮男装冒充狱卒助手化名“费德里奥”(西班牙文,意为“忠贞”)进入监狱保护丈夫,最终助夫平反昭雪,当时剧名还有小标题“一对夫妇之爱”。本剧主题抛弃了当时流行的骑士、神仙和爱情,算是追求自由之作,剧中《囚徒的合唱》还唱道:“噢!自由啊,自由,你会回来吗?”紧接着却是一位囚徒的警告“小声点,控制自己,时刻有耳目监视我们啊!”《莱奥诺拉》的终场是合唱,类似《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但其演出并不顺利。1805年11月13日拿破仑第一次开进维也纳,7天后《莱奥诺拉》首演,惨败,第3天被迫停演。贝多芬呕心沥血修改一年,压缩为两幕,1806年3月29日上演,再惨败。就这样继续大动干戈修改,然后上演,然后惨败,一直改到1814年5月26日第4次公演终获成功。现在上演的两幕版本即为1814年版。1827年贝多芬去世前数周还对朋友说他有部《费德里奥》的手稿压在纸堆下。按此计算,贝多芬的《费德里奥》一直写到去世前,前后超过24年,虽然最后这部《费德里奥》一直没找到。

  在致汤姆森的信中贝多芬曾意气飞扬地宣布:“我的作品一经完成从不修改,因为我深信部分的修改会改变整部作品的性格。”对作曲家而言这个话说起来当然很提气,问题是贝多芬本人并没有遵守。《费德里奥》就修改了无数遍,在两次伤筋动骨的大修改中整部作品几乎完全重写,第二幕弗洛伦斯坦的宣叙调和咏叹调修改达18次之多,单是序曲就写了4部,最后贝多芬决定采用第4部,其余3部称为莱奥诺拉序曲1、2、3号,其中1号从未在歌剧中演奏,只在贝多芬去世后作为作品第138号单独出版。第3号曾被马勒用于歌剧第二幕终场,以赢得时间转换布景。

  贝多芬之前,格鲁克与莫扎特已开始为歌剧加序曲,但让序曲成为歌剧一部分,始于《费德里奥》。此后韦伯、舒曼、瓦格纳、李斯特均受其影响,他们称《费德里奥》为“近世抒情剧之父”,其在歌剧史上的意义,不亚于《第五交响曲》之于交响乐。这部歌剧现在不常上演,经常上演的是序曲,序曲多称《莱奥诺拉》,而歌剧则称《费德里奥》。西方音乐史上最优美的卡农之一即《费德里奥》中的四重唱“我的感觉如此美妙”。

  《费德里奥》的精彩故事此后再表。此处先表与《海里根施塔特遗嘱》同时的《普罗米修斯的生民》。1801年贝多芬创作两幕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描写古希腊英雄普罗米修斯违抗天神宙斯禁令将火种偷赠人类而遭宙斯残酷惩罚。

  普罗米修斯,是贝多芬的第一个“英雄”!

  有意思的是,拿破仑在成为奥地利公敌之后,竟与贝多芬惺惺相惜。我的意思是贝多芬对他惺惺相惜。拿破仑大贝多芬一岁,也是外省穷孩子进首都,经过奋斗重写巴黎和欧洲的规则。当26岁的贝多芬在维也纳乐坛崭露头角时,拿破仑已经是法国的意大利方面军司令,“科西嘉英雄”。但他俩都举止粗鲁,藐视贵族。遗憾的是,拿破仑从头到尾不知道贝多芬。贝多芬为此非常愤慨:“这真是个耻辱,我对战争的了解不如音乐艺术。不然的话,我一定征服他!”

  话是这么说,但首先被征服的是贝多芬。拿破仑横扫欧洲封建王朝,唤醒了贝多芬块垒胸中的“英雄”动机。当然,此时它还只是青萍之末,贝多芬将这个音乐动机写成一组晚会乐曲给维也纳年轻人伴舞。但当维也纳宫廷要求他给春天音乐季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谱曲时,这个动机嗅到了春天,开始从冰封的大地中探出头来。编舞萨尔瓦托雷·维加诺也许并没有把拿破仑等同于普罗米修斯,但他承认作品描写的是“英雄”——为人类带来火种、变黏土为肉身的普罗米修斯。

贝多芬:31岁,我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 | 新刊

  贝多芬十分投入地谱写序曲和16幕戏配乐,外加一部终曲。

  《普罗米修斯的生民》1807年11月2日在面粉巷会堂上演之后大红,在帝国宫廷剧院连续上演27次,超过同场上演的《第二交响曲》。但它再次证明海顿与贝多芬气场不合。此剧大红后海顿碰见贝多芬,他说:“那个,我昨天听了你的芭蕾剧,很享受!”明明白白是老师对学生的肯定。贝多芬却回答:“噢,亲爱的老爸,感谢夸奖。不过它跟《创世纪》完全没法儿比!”

  海顿不知该怎么接,停顿一会儿只好说:“嗯,确实如此。”

  然后,他就走开了。

  《创世纪》是海顿最著名的作品,贝多芬这样说,海顿搞不清他是恭维还是讽刺,所以只好讪讪走开。如果对方是莫扎特,海顿不会这样尴尬。

  无论海顿是否尴尬,贝多芬作为音乐明星终于走出了维也纳,他的七重奏、钢琴协奏曲和《第一交响曲》横扫德语地区,七重奏还越过多佛海峡征服了伦敦。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海外奏凯。他现在出版了10部钢琴奏鸣曲,还有十几部室内乐已出版或即将出版,钱数到手软。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说自己的新作可以同时卖给六七家出版社:“我出价,他们掏钱。”

  他在赛勒施塔特有了新房子,能越过堡垒西边看到美丽风景。他认定维也纳将实现他的音乐抱负:“每一天,我都在接近天命,我能感觉到它,但无法描述。”他的两个弟弟先后来到维也纳投奔成功征服维也纳的哥哥,大弟卡斯帕接手教育他的部分学生,还有两个波恩老乡:来自巴克斯·弗朗茨领导过的条顿骑士团的27岁斯特凡·封·布罗伊宁和17岁的学生费迪南德·里斯,两人都相貌英俊,都才华横溢。

  春风得意马蹄疾。然而,此时厄运也像怪兽一样无声无息潜行而来,而且,贝多芬无法向任何人求救。

  怪兽是耳聋。其实贝多芬的耳聋跟里斯没关系。他的耳聋始于1797年,当时他仅27岁,说自己染上“可怕的斑疹伤寒”,实际上是为了掩饰耳疾。因为,出名就是得罪人,他现在这么有名,圈内圈外的敌人都非常多。

  贝多芬对自己的敌人非常刻薄。1793年他把在维也纳出版的第一部作品题献给劳欣,即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一幕中费加罗咏叹调为主题的小提琴和钢琴变奏曲。1793年11月2日他致信劳欣说:

  维也纳有些人晚上听了我的即兴演奏,第二天就会复制我的风格特色,然后算作自己的作品,并且沾沾自喜。我看穿了他们的这种把戏,所以我才写这类曲子。我知道他们的曲谱很快就要出版,所以我先发制人。但我还有另一个理由:我想为难下那些维也纳钢琴家,其中有几个是我的死敌。我要用这个来回敬他们,因为我料到,我的变奏曲将会在四面八方跟那些高雅的先生们狭路相逢,他们必定大出洋相。

  不久,贝多芬真的公演了这部曲子,并且在结尾处加上颤音,从技术上暗算了这些“死敌”。德彪西对此非常不以为然,他后来说:“自然,天才可以没品位,贝多芬便是一例。而另一方面,身为天才的莫扎特则有最雅致的品位。”

  遭到贝多芬暗算的敌人,自然会加倍疯狂地咬回来。这些敌人使贝多芬非常苦恼。1801年他致信霍夫迈斯特说:“至于那些蠢货,只有让他们去说:他们的嚼舌决不能使任何人不朽,也决不能使阿波罗指定的人丧失不朽。”25年之后他致信克莱因时还说:“我和伏尔泰想的一样:‘几个苍蝇咬几口,决不能挡住一匹英勇的奔马。’”说是这么说,但如果这些苍蝇知道他耳朵聋了呢?贝多芬可不愿意给他们幸灾乐祸的机会。

  1801年贝多芬致信另外一位朋友阿芒达牧师,坦承:“你的贝多芬是个可怜虫。要知道我最高贵的那部分——我的听觉——大大衰退。咱们相见时我已有感知,我瞒着大家,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能否治好,也在未定之天:这大概跟我肚子不好也有关,可肚子已经差不多痊愈;然而,听觉还有望痊愈吗?我当然希望,但希望非常渺茫,因为这病其实无药可医。我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开所有心爱的人,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啊!我将多幸福,如果我拥有完全的听力!⋯⋯(我的钢琴演奏和作曲受的影响目前还不大,但与人交际十分不便)⋯⋯关于我听觉之事,请严守秘密,不要告诉任何人。”

  耳聋对音乐家,相当于教师不能说话,银行家没钱,美女被泼了满脸硫酸,英雄被砍掉四肢,那种痛苦,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治疗耳聋贝多芬可说费尽心机,用过杏仁油,朝耳朵里灌薄荷油,然而他的双耳仍然整日鸣响,听觉急速衰退,五内俱焚,但他却不愿意也不能告诉任何人,只好尽量躲开社交。人家说话时如果站得稍远,他就瞪着眼睛不回答,但过一会儿他又去问别人在说啥。那时大家都以为这是天才的怪癖。没人知道,这个怪癖的贝多芬内心是多么绝望。

  1804年他的朋友斯蒂芬·封·曾与贝多芬同住,布罗伊宁致信他们共同的朋友韦格勒说,贝多芬听力的逐渐丧失给了他可怕的影响:他不再信任朋友,而朋友也很难与他相处。他看见朋友们谈话就以为在说他的坏话,阴谋害他。有一天贝多芬写道:“再也不要在我跟前露面。你是一条卑鄙的狗,一个不老实的家伙。”第二天他发现自己错了,又写下:“亲爱的朋友: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你是对的。我现在明白了。所以今天下午来我这里吧。接受你的贝多芬的爱。”

  而他的朋友们,总是选择原谅他的粗鲁。

  贝多芬当然有很多虚伪的朋友,但他也有很多真正的朋友。意大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穆齐奥·克莱门蒂就是其中一个。有次他去看贝多芬,在门口听见贝多芬在弹钢琴,他就静静地站在室外走廊上听了一个半小时,最后轻轻出门,回去了。作家以文会友,音乐家以乐会友,其实并不用时时刻刻按节气互访说些不咸不淡的话。

  很多音乐家像贝多芬那样去世前即赢得此生辉煌。

  但没有一个音乐家像贝多芬那样辉煌之下却从未赢得此生的幸福。

  当时大多数人把贝多芬的狂躁看作艺术家的标配,并不知道是因为耳聋。“我不会为这些猪演奏!”他在封·布朗伯爵的巴登夏宫独奏会上大喊,只不过因为一对情侣在隔壁房间门口大声说话。那些对他的粗鲁把眉头皱变形的人并不知道,那时威林医生把金鸡纳发泡药植入了贝多芬上臂来治耳聋,这些药要在他皮下放很多天,不仅让他十分痛苦,而且让他无法弹钢琴。后来温泉疗法和草药对他的肠胃病起了点儿作用,但耳聋毫无起色。1801年绝望的贝多芬终于致信波恩好友韦格勒医生坦白:

  我的耳朵3年前就出了毛病,试用各种治疗方法和药物但总不见好转⋯⋯我过着悲惨的生活⋯⋯一个蠢驴医生劝我洗冷水浴,另一个聪明些的劝我到多瑙河畔去洗温水浴:倒是见效,肚子好多了,但耳朵不见好转,或者更恶化。去年冬天我的身体简直糟透了,腹痛十分剧烈⋯⋯(威林医生)他差不多完全止住我的腹泻,又劝我洗温水浴,水里放些健身药酒。他没给我开药,4天前才给了些治胃病的药丸和治耳朵的一种茶。我觉得好些了,也有劲儿了,只是耳朵嗡嗡作响日夜不息。两年来我躲避一切交际。我总不能宣布“我是聋子”。

  倘我从事其他职业也许还能凑合,但在我的行当中这是非常可怕的。敌人们将会怎么说?而他们的数目又相当的可观!⋯⋯在戏院里我得坐在乐队最近的地方才能听见演员声音,稍远一些就听不见乐器和歌唱的高音。人家柔和说话我勉强能听到一些,人家高声叫喊时我简直痛不欲生。结局怎样,只有天知道。威林说一定会好转,即使不能完全复原⋯⋯求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的病⋯⋯我把这件事当秘密交托给你⋯⋯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普鲁塔克(古希腊哲学家)教我隐忍。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如果可能的话。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么伤心的避难所!然而这却是我唯一的出路!

  1801年11月16日,在那封让韦格勒帮找洗礼证明准备迎娶特蕾泽的信中贝多芬又写道:

  威林几个月来老在我两臂上涂发泡药⋯⋯这种治疗太难受了:剧痛之外还起码一两天手臂不能乱动⋯⋯得承认耳朵里的轰轰声比从前轻减了些,尤其是最先发病的左耳;但我的听觉迄今毫无改善;我不敢断定它会不会更加恶化⋯⋯肚子好多了;特别洗几天温水浴后可以正常8到10天。隔段时间我服些健胃药,也听你的劝告把草药敷在腹上⋯⋯人家说直流电电击有神效,你以为怎样?有一个医生告诉我他曾看见一个聋哑孩子恢复听觉,还有一个耳聋7年的人也恢复听觉⋯⋯我的生活愉快些了,与人来往也多了些。你简直不能设想两年来我过得何等孤独与悲哀。我的残疾像幽灵一样到处挡着我,而我逃避着人群。旁人一定以为我憎恶人类,其实我并不如此!⋯⋯我应当尽可能地在此世得到幸福⋯⋯决不要苦恼⋯⋯不,我不能忍受!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让我完全屈服!

  这封信,因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句话而名垂青年励志史。

  其实,这是一封充满痛苦与灰暗的信。

  为了掩饰,贝多芬这个音乐家居然提前学会了21世纪的行为艺术:伪装与人谈话。他就这样蒙混了很长时间。不过,维也纳像任何大都市一样精于八卦,虽然贝多芬多方掩饰,但大家还是慢慢知道贝多芬病了。卡尔·车尔尼(1791—1857)是奥地利著名钢琴家,肖邦的密友,其钢琴演奏当时与肖邦齐名。这个贝多芬当时年纪最小的学生有天进了贝多芬家门后看见老师龇牙咧嘴蹲在地上往耳朵里放蘸了黄药水的棉花球,出来后他说:“他不像欧洲第一大音乐家,倒像漂流荒岛的鲁滨孙。”现在他知道,这并非鲁滨孙的怪癖,而是严重的耳疾。

  有的人挺不住痛苦自杀了,而贝多芬虽然也经常想到自杀,但最后他挺住了。

  不能说挺住了就一定是贝多芬,然而挺不住一定没有贝多芬,所以,想要自杀的人,可以看看贝多芬的这段话:“痛苦能够毁灭人,痛苦的人也毁灭痛苦。创造必得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

  身为音乐家,耳朵却听不见了。就连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命运也并没有比这个更悲惨吧?

  然而,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而且,他扼住了。

  他的出手是千足金的贝多芬风格:

  《第三交响曲》。

  《英雄》!

  艺术家生活的痛苦,当然会对他的创作产生巨大影响。但是,艺术家的作品,却无法避免的也是时代的造物,或者说,更多是时代的造物。脱离时代的“为艺术而艺术”,其实留下的例子都不太有说服力。当然是时代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代。虽然,英雄可以非常明显地影响历史的走向,然而英雄的诞生,却一定源于时代。

  《第三交响曲》就是它的时代背景——法国大革命——的累累硕果之一:革命造就英雄,英雄解放大众。创作者是耳聋的贝多芬。

  还有更传奇的传奇吗?

  《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与拿破仑两个伟大灵魂在冥冥之中撼天动地的一场世纪厮杀。

  这场厮杀开始于英雄相惜。1798年2月,法国将军贝纳德出任驻维也纳大使,代表拿破仑与奥地利政府签订和平条约。他在维也纳与贝多芬交往甚多,但他对世界音乐史上最大的贡献是他对贝多芬说的一句话:“尊敬的阁下,我以法兰西的名义,恳请你为拿破仑将军谱写一部交响曲”。贝多芬沉默,意思就是拒绝。当时,法军是奥地利的敌人。后来他说:“我要为拿破仑写部交响曲,但我是为我们的大英雄创作,我没任何必要为你们的大将军写任何东西!我现在不把你们的头衔当回事,将来,也不会!”

  贝多芬的意思是,他并不看重拿破仑的“大将军”头衔。

  但他在拿破仑身上看到了他的普罗米修斯——人类英雄。

  天性上贝多芬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拥趸。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9岁的贝多芬在波恩大学欢欣鼓舞大声疾呼:“通过黑夜迎来光明,通过搏斗走向胜利!”贝多芬要用音乐来欢呼,“我创造,因为我心里有话要说”。他一夜无眠,创作了合唱歌曲《谁是自由人》:

  谁,

  谁是一个自由人?

  只有自己的意志为自己立法,

  不用听那暴君说些废话!

  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像打动所有年轻人那样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在笔记中写道:“自由!!!能有什么东西比它更是我们所需呢?”“我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在王座面前也不会背弃真理!”“在艺术界,如同一切伟大的创造中,自由前进就是目标。”他与大多数欧洲人一样时刻关注年轻的法兰西

  共和国,同时为“自由”擂响战鼓:“自由和进步是艺术世界的目标,就像在整个人生中一样”;“一个人,如果是正义的,他就可以凭勇气战无不胜!”;“个人要有准则,国家要有宪法!”

  这些言行当然不能讨波恩选帝侯弗朗兹一世喜欢,他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桀骜不羁”,下令对贝多芬开展秘密调查,宫廷显要们在耳语中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更是集体远离这个“小个子共和主义者”。当然,耳聋已经开始的贝多芬,可能还很欢迎他们这样做:他不用伪装听得见了。

  三年后(1802)贝多芬对朋友说:“我不满意我目前为止创作的所有作品。从现在起我要走一条崭新的道路。”

  这条道路,即《第三交响曲》!

  这回,好拖延的贝多芬不用别人催,马上就动笔了!1803年他在维也纳郊外杜布林一个葡萄园的农舍中开始写作,把《普罗米修斯的生民》主旋律变奏10次,成为《第三交响曲》最后一个乐章。

贝多芬:31岁,我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 | 新刊

  所以,我的判断是: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先完成的是第三乐章。然后,他才回过头来写第一乐章。这可以说是贝多芬特色了:《第九交响曲》最先完成的也是末乐章中的《欢乐颂》。在第二乐章贝多芬以悲壮的《葬礼进行曲》纪念所有为共和理想英勇牺牲的人。全曲作完,贝多芬亲自工工整整誊写一份总谱。仆人第一次见贝多芬自己抄总谱,想代劳,贝多芬不干。

  他手抄,有特殊理由。

  这是贝多芬第一部源于自己热情的交响曲,既非为某贵族或某教堂订购,也非为王公贵族音乐沙龙创作。

  它献给“永恒”和“人类”。

  因此,它不仅是贝多芬创作的转折点,也是世界音乐发展史的转折点。

  巴赫和海顿为上帝荣耀而创作,莫扎特为“上主垂怜”而创作。

  贝多芬,大声宣布自己为人类创作。

  历时两年,呕心沥血,1804年《第三交响曲》完成,命名《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题献共和英雄拿破仑。贝多芬万万没想到,题献字迹未干,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诞生。学生里斯回忆说:“他暴怒如烈火熊熊燃烧,大吼着‘这家伙也是个俗人,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践踏人权、恣意满足他的野心和私欲。他想当踩在大家头上的暴君!’他撕碎乐谱封面掷在地上,而且不许别人去捡。”

  不过,科研证实,里斯对贝多芬的很多记述都言过其实,他很可能为师讳而夸大了当时贝多芬的反应。我这样说有证据。1809年拿破仑第二次占领维也纳,贝多芬在一次拿破仑原定出席的音乐会上出场指挥《第三交响曲》,而且还曾考虑将《C大调弥撒曲》题献拿破仑。现存于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音乐资料馆的贝多芬1804年8月《第三交响曲》原始手稿,题献辞“为波拿巴而作的大交响曲”只是被钢笔划去,代之以模糊的铅笔字迹“以波拿巴为题材而作”。至于这份乐谱是否即贝多芬暴怒时手中的那份儿,不得而知。

  但是,贝多芬为此气得大病一场是真的,所以,这部交响曲虽然1804年12月就在洛布科维茨亲王宫廷上演,但首次公演却是1805年4月7日在维也纳剧院,35岁的贝多芬指挥,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洛布科维茨亲王殿下。”

  敲黑板:《英雄交响曲》最后题献洛布科维茨。确实没有献给拿破仑。

  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标题页上印: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从此,《第三交响曲》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可是,要强调一下,《第三交响曲》首演并不轰动,因为它的乐章编排和旋律构造完全突破了莫扎特和海顿传统,最要命的是,它实在太长啦!当时一部交响曲顶多30分钟,可《第三交响曲》几乎长了一倍。听众很不耐烦,有人起哄:“适可而止吧,如果现在停止,我再付一块钱!”评论家们也冷言冷语:“这音乐令人厌烦,既冗长又杂乱无章。”还有人干脆直接出主意:“贝多芬把它改编成七重奏倒好些。”1805年11月1日在柏林演出《第三交响曲》时大家的反应也差不多,连后来与贝多芬交往甚密的评论家罗霍利茨当时也认为该曲“超出了人的耐力极限,一个小时实在是太长了。”

  贝多芬的回答是:“我还嫌太短呢。”

  虽然首演并不轰动,但今天音乐界公认,《英雄交响曲》是西方音乐史上壮丽空前的情感海啸顶峰。海顿和莫扎特也有壮丽的史诗,但完全被淹没在《英雄交响曲》的钟鼓齐鸣、万窍怒号的音响海啸中。罗曼·罗兰说它是一个生灵、一缕思想、一个意志和一种本能。

  《英雄交响曲》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而有活力,单是这一个乐章就有莫扎特一部交响曲那么长。罗曼·罗兰说“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边界。在这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重又投入烈火中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张着,扩展着⋯⋯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洪水的激流汹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在这浪花中到处涌现出悲歌之岛,犹如丛丛树尖。不管这伟大的铁匠如何熔接那对立的动机,意志仍未获得完全胜利。被打倒的战士想要爬起,但他再没有气力;生命的韵律已经中断,似乎已濒陨灭⋯⋯突然,命运的呼喊微弱地透出那晃动的紫色雾幔。英雄的号角声(法国号)从死亡的深渊升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再现部开始了,胜利将由它来完成”。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很慢。后来拿破仑滑铁卢战败被囚小岛,贝多芬听说后冷笑道:“17年前我写《英雄交响乐》第二乐章送葬,岂不早就暗示了他没落的命运吗?”其实,他当时并没有这样的预感。贝多芬这么说,只是在发泄他对拿破仑自任皇帝的失望愤懑。

  第三乐章是谐谑曲,这是贝多芬的创举,而且他在这里第一次使用了“谐谑曲”这个名词,并在中间部首次使用了3支圆号,与第二乐章缓慢的《葬礼进行曲》形成鲜明对比,为终曲(第四乐章)的胜利狂欢做准备。

  最后一个乐章由主题和8个雄壮豪迈的变奏组成。在最后一个乐章加入这么多变奏,与第二乐章采用《葬礼进行曲》一样,在当时都是极大的冒险。

  要明确的是,无论从音乐还是从思想上看,《第三交响曲》都是《普罗米修斯》的传承。当然巴赫与海顿也表达了情感。不过,那是礼拜上帝时五体投地的宗教情感。而贝多芬表达的,是他自己的个人情感,在音乐史上,这个转折,相当于上帝创世。所以萧伯纳说:“但贝多芬做到的这一点⋯⋯在于他的音乐完全用来表现心情,完全不以乐式本身为目的⋯⋯他不仅打乱了陈旧乐式的对称,而且他的感情风暴往往完全淹没了乐式。”

  写贝多芬的名人很多,平心而论,罗曼·罗兰和萧伯纳算得上形神皆得。

  柴可夫斯基从感情上并不喜欢贝多芬,他更喜欢莫扎特,不过他也不得不向《第三交响曲》的激情海啸脱帽致敬:“贝多芬在伟大的《第三交响曲》中第一次表现出创造精神的无限惊人力量,他在第一乐章中用新的形式和音乐的思想概括力量,让同时代人惊佩。”

  喜欢贝多芬的人各有侧重,但很多人认为《英雄》是贝多芬交响曲的顶峰,贝多芬本人在《合唱》之前也这么认为。在篇幅上《第三交响曲》在贝多芬交响曲中也位居第二,仅次于《第九合唱交响曲》。德国音乐理论家里茨拉在《贝多芬评传》中评论《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时写道:“的确,这是‘英雄的音乐’。但想以这部音乐向拿破仑致敬的贝多芬,却在拿破仑身旁成为与他并肩的英雄,成为永恒王国的缔造者,名垂千古!”

  是的,拿破仑也罢,无名英雄也罢,只是引发这次伟大创作的诱因。

  在这场为共和理想进行的世纪大战中,真正的英雄,不是拿破仑,而是贝多芬。

  板上钉钉,毫无疑问!

  英雄的最准确定义,是中国第一共和英雄谭嗣同注定将流芳百世的诗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但是,《第三交响曲》只是英雄贝多芬的英雄起手式。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2018年10月20日16稿

  写于北京天堂书房

  作者简介

  冯八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导;柏林洪堡大学博士后,博导;德国语言研究院中国首席代表;德国艾哈德基金会国际科学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曾出版《永远的白玫瑰》《大师的小样儿》《谁杀了岳飞》《爱因斯坦:我的宇宙》等作品。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北风的微信
支付宝扫一扫
贝多芬 古典音乐 交响曲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