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频道位置:行者物语 > 行者公益 > 自然生态 > 公益评论

动物保护屡引争议 围观应祛偏见
类型:公益评论|发布时间:2014-10-17 06:51

这些以动保为名的民间行动,或其初心仅是悲悯,而非都关乎动物的尊严与权利,但他们却也是在坚守着法律之上的更高底线,并有望倒逼出执法的全新生态。而当摒弃那些自说自话的聒噪,我们内心共同之不安或能被稍唤醒。

校园反性骚扰不应囿于道德规范
类型:公益评论|发布时间:2014-10-13 18:24

遏制校园性骚扰,更应立足于专项立法高度,从全局性着眼,将相关行为纳入法律约束范畴。若有法规作为支撑,不仅相关道德规范可操作性更强,学校介入处理时才有法理依据。当然,这更有利于当事人拿起法律的武器,理直气壮地对校园性骚扰说不。

抗击埃博拉需对全球不平等宣战
类型:公益评论|发布时间:2014-10-13 18:22

非洲告急!如果国际社会不竭尽全力,这将是下一个艾滋病!一些人士也在思考疫情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指出埃博拉体现了全球化浪潮的危险与力量,本质上是一场“全球不平等危机”。

放生热潮须靠法律降温
类型:公益评论|发布时间:2014-10-10 12:53

野生动物的大量放生,并不值得提倡。我们应该谴责不良商家的恶劣行为,他们利用人的向善之心,违法私自捕捉野生动物兑换不正当利益。因此,对于非法狩猎的行为,应该进行严厉的打击。

动物不文明板子该打人
类型:公益评论|发布时间:2014-10-10 07:27

相信大多数游客是爱动物的,既然如此,就不要让关爱成为伤害。因此每个游客都要从自己做起,杜绝不文明行为,不随意喂食。

放生野生动物应秉持科学理性态度
类型:公益评论|发布时间:2014-10-10 07:25

原本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野生动物,却因人类非法捕猎,遭遇厄运。但为何放生却有可能好心做坏事?由于绝大多数人的自然科学素养不足,对生物保护的理解不够,误以为通过放生就可以达到行善的目的,却不知道不当的放生,反而会戕害无辜生命。

别让社会文明道德“逆生长”
别让社会文明道德“逆生长”
类型:公益评论|发布时间:2014-10-9 13:46

文明程度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按照常理,一个人年龄越大,社会化程度越高,也就越讲文明。但为什么在一些人身上,会“反其道而行之”,出现年龄越大,文明程度越低的“逆生长”现象呢?

功德的走偏才有了“放生的海龟”
功德的走偏才有了“放生的海龟”
类型:公益评论|发布时间:2014-10-7 22:50

虚假的慈善和爱心,往往会成为杀生和伤生的原罪。植于心间的“生命敬畏”,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功德,也是整个社会最大的精神财富。

游客“投喂动物”是一种变相虐待
游客“投喂动物”是一种变相虐待
类型:公益评论|发布时间:2014-10-7 10:55

游客向动物乱投喂食物,也是对动物的一种变相虐待行为。既然投喂动物是一种虐待动物行为,就应该进行制止和纠正。问题是,动物园虽然设置了“禁止投喂动物”提示牌,但在游客眼中形同虚设,也鲜见有工作人员出面制止。

节日不是动物的“劫日”
节日不是动物的“劫日”
类型:公益评论|发布时间:2014-10-4 17:13

今天是国庆黄金周的第四天,类似借助动物来吸引游客的方式还正在全国各地上演。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动物会终结于“被累死”的命运,但我清楚的知道,减轻动物在人类手里所承受的痛苦,也正是我们缩短与残忍和野蛮之间距离的最佳方式。

乞讨月收入过万 政府该管吗?
乞讨月收入过万 政府该管吗?
类型:公益评论|发布时间:2014-9-17 09:57

除非全面禁止人们陷入困境后将乞讨当做自救手段,否则“职业乞讨”很难杜绝。要维护一个社会必要的善意,这种欺骗式乞讨,可能是不得不容忍的“错误”。

评论:警惕高招扶贫政策沦为权贵盛宴
类型:公益评论|发布时间:2014-9-16 09:28

读书改变命运。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出生在农村,就难以得到好的教育,难以考上好的大学,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一句名言无疑将被颠覆、改写。而如果教育都难以改变命运,这样的社会怎么可能有活力?

评论:让公益更具趣味与参与性
类型:公益评论|发布时间:2014-9-16 09:25

公益,如果从更高层面来理解,应该被视为“公共利益”的简称,只要我们的行为与行动能够增进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的提升,那就是在从事着公益。诸如“善行者”这样的公益活动的增多,正是社会活力蓬勃发展,然后推动公共利益增量的生动案例。

谁才能拯救公益圈?
谁才能拯救公益圈?
类型:公益评论|发布时间:2014-9-14 06:50

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益人是公益行业的“救世主”。只有他们,才能盘活整个公益行业,促进公益行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带动公益行业走向繁荣。在公益圈里,这类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别忘记设立教师节的初衷
别忘记设立教师节的初衷
类型:公益评论|发布时间:2014-9-11 10:19

我们把致敬和爱意放在嘴边时,其实有着难以言尽的尴尬。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反思挤走了敬意,质疑串台成了主角。最近几年,每到教师节来临,送礼声总是在我们耳边聒噪。群情所至,或寓现实,但也在无声中预示着教师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的整体下滑。

公益资讯
公益画报
公益视角
环球地理
公益广告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