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释义

西藏千途旅游

您当前的位置:行者物语 > 名词释义 > 宗教名词 > 新教

新教

2015-1-27 14:30|查看:6238|评论:0|字体: 繁体

新教

新教,又称基督新教,是西方基督教中非天主教的宗派之统称,特别是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会教会基督徒形成的一系列教会团体,与天主教、正教并列为基督教三大派别。在汉语中,有时又根据德(Protestantismus)、英(Protestantism)、法(Protestantisme)等宗教改革起始地区的语言中对应单词的原意译为抗议宗、抗罗宗、反罗宗、反对教、誓反教、更正教、改新教等,词源均来自德语的“Protestanten”(抗议者),原指1529年神圣罗马帝国举行的帝国议会中的少数反对派,该派诸侯对于会议通过支持天主教会压制宗教改革运动的决议提出了强烈的抗议。汉语社群所称的“基督教”多指新教,而非基督教所有派别。

新教起始于西欧,各宗派间没有共同的领导体系、教义与运作模式也不尽相同,但均继承基督教许多传统的教义,如三位一体圣经是神的启示、原罪救赎、审判等,与天主教会不同是特别强调因信称义,相信信徒皆祭司,并以圣经为最高的信仰与道德准则(唯独圣经信条),而不接受圣传、从而否认教宗与罗马教廷有特别的权柄。其信仰可以用五个唯独来简单概括。目前全球约有五亿九千万新教徒,其中包括北美洲一亿七千万、非洲一亿六千万、欧洲一亿两千万、拉丁美洲七千万、亚洲六千万、大洋洲一千万,约占全球基督徒总数的27%。

历史

教派的形成

新教的抗议精神可以追溯至14世纪的一些宗教改革先行者,英国的威克里夫派以及罗拉德派、波希米亚的扬·胡斯派和意大利的萨伏那洛拉的信徒。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迅速的席卷了整个德国,在日内瓦,加尔文的归正运动更进一步的加深了宗教改革的影响。

到了16世纪中叶,主要宗派都与天主教抗衡。因着教权与王权的权利争夺,新教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许多民族国家或世俗政权的支持与保护。在宗教战争后,根据随之而签订的合约,如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教随国定原则,形成了新教在欧洲的布局,信义宗分布于德国以及北欧诸国;归正宗为德国、瑞士、荷兰以及苏格兰。

16世纪末到17世纪,新教的主要宗派在教会的组织与崇拜仪式上已有基本雏形。对于教义的认定上经过长期的争论也逐渐成为体系。新教的神学家编写了大量的神学著作。17世纪中叶,英格兰的清教徒运动要求以加尔文主义改革妥协保守的圣公宗教会,把新教运动又推进了一步,产生了脱离圣公宗的新教派,如英格兰的长老会、公理会、浸信会、公谊会等等。随着移民美洲,新教也成为美洲宗派的大宗。

神学的发展

宗教改革之后,在英美世界的新教教会主要有两大对立神学思想:加尔文主义和阿米念主义,在德国和北欧国家的新教教会主要接受路德宗神学。19世纪进化论在欧洲兴起,理性主义蓬勃发展,某些知识分子开始认为圣经中的神迹奇事不合理性而加以拒绝。20世纪,在唯物观冲击影响下,新教在正统教义之外陆续出现了基督教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神学等非正统神学思潮。为对抗自由主义神学对正统教义的冲击,浸信会和长老会内部兴起了基督教基要主义运动。另外,在卫理公会中发展出灵恩运动、圣洁运动等,在路德宗教会中曾发展出虔敬主义运动。

教导

因信称义

使徒保罗在《罗马书》第3章第23-26节说到“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著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简单来说,信徒得以被称为义不是倚靠任何人为的善行或修练,而是源于神主动的恩典和赏赐,使世人因着圣灵奇妙的工作而向神悔改认罪并信靠主耶稣基督。使徒保罗在《罗马书》第5章第1-2节也说到“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我们又借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

信徒皆祭司

此教导建基于《彼得前书》第2章第9节“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故此,基督徒可以用耶稣基督的宝血,在主面前坦然无惧地事奉祂。此教导并非要信徒们轻看全时间被神呼召事奉主的神职人员,或高抬平信徒的地位;相对的是要鼓励所有平信徒,能在所有圣工上积极共同参与,同心合一来敬拜神。

圣经为最高的权威

此新教教导是,圣经是上帝所默示,是基督教最高的权威。此教导有别于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教条,他们认为教会传统(例如仪式)在今日基督教的运作也占一席位。

定例

与天主教的圣礼观很不同,一般来说新教只承认洗礼和主餐两个定例(ordinances)。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后初期本来是承认告解礼的,后来他因认为告解礼不符合圣经之教导而否定了告解。主餐被视为定例之一是因为根据新约圣经中《马太福音》第26章第26-29节记载,有关主耶稣在最后晚餐中说过的话:“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新教一般认为圣经是绝对的权威,因此圣经若有提及的就应该遵行。

组织制度

新教一般有三种制度:主教制、长老制和公理制。一般来说,公理制比较多教会采用。

主教制

主教制源自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几乎和天主教的主教制度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主教亦可以结婚。而天主教的主教制则是在使徒们去世后于第二、三世纪兴起的主教制度,所以可以说主教制是整个基督宗教中历史最悠久的神职人员制度。

现在行主教制的新教教会已经很少,圣公会就是沿用主教制,从教会制度和教会文化看来,圣公会不能被归入新教,她基本上与天主教无异。路德宗和卫理公会则由各区会自行选择使用主教制还是长老制;在香港和澳门,路德宗和卫理公会就选用了长老制。然而,在欧洲,例如瑞典、芬兰、挪威、德国等地,他们则通常采用主教制。

长老制

长老制,或称代议制、议会制,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管理区会的制度。议会内的成员由各教会选出长老,代表该教会出席会议。顾名思义,长老会就是采用长老制的教会。采用长老制的教会有基督教改革宗长老会、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中华基督长老教会等。

会众制

会众制,又称公理制,源自于神学家慈运理的主张,就是主张各教会独立,教会的牧师为教会内最高的决策者,并由会众决议一切教会的内部事务。很多教会采用会众制,例如浸信会、公理会和神召会等,以及不少独立教会。一些会众制的教会,在地区上也有一个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和权力的联会,以联系该宗派的和各教会。

会众制有一个缺点,就是教会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较少,最后甚至会使一些教会脱离其宗派独立;但也有一个优点,就是并非铁板一块,所以不会产生一坏俱坏、一损俱损、全盘堕落的重大后果。

政教关系

基督新教各宗派对政教的关系的立场大都不太相同,虽实行政教分离,却普遍没抗拒参与或组织政治活动。

信义宗方面,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时一直也受都德意志北部的封建诸侯支持,所以也比较偏袒他们。路德一直教导教会需顺服掌权者,因为教会若跟世俗政权发生正面对抗,在该政权统治地区的宗教事业必然招致失败,所以教会要支持政府。可是,这却为信义宗日后的发展种下了祸根。1932年,一些支持纳粹的国家社会主义基督徒成立了称为“纳粹福音基督教”(Evangelical Nazis)的党派。后来,德国信义会在纳粹德国的压力下,组织了一个支持纳粹政权的宗教组织德国基督教。纳粹党更要求全国所有教会加入德国基督教,此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信教会制度预做准备。二战结束后,德国信义会的行为遭到不少德国人指责,因而造成今天信义宗在德国的信徒人数不断下滑。而在纳粹德国时期,国内外的新教团体普遍没有反对战争。而个别反对纳粹德国的基督教人士,就因反对纳粹政权而遭处死。

归正宗方面,约翰·加尔文在宗教改革后一直居住在民主共和的日内瓦,自己也主张教会实行比主教制民主得多的长老制。加尔文强调神权,不是完全赞成民主,因为他认为这很容易沦为暴民政治,使社会失去目标和秩序。他认为任何政治制度都必须确保社会能朝向神圣目标进发。所以可以说,他不是完全赞成政教分离。加尔文宗所设计的民主和共和的教会组织形式,要实行民主选举与神权共和。在加尔文的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和宗教改革的中心。后来持守加尔文主义的人士,往往也喜欢政教合作的关系,不愿政府与教会严格的分离,而希望能彼此合作,比如清教徒移居美国之后曾在马萨诸塞湾殖民地建立了政教合作的体制,也打压其他教派。

浸信会方面,从再洗礼派开始就非常执着地、坚定地支持教会与国家分离的原则,反对像圣公会那样受政府控制的教会,并因此深刻影响了美国建国后的宪法第一修正案。因着浸信会在新教的影响力极大,不少独立教会也支持政教分离。另就新教内部的信徒来说,由于政教合一曾在基督教历史上留下血腥记录,故现今普遍有政教分离的内在意愿。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公益画报

纪录片

纪录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