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国内国际线路视界山岩旅游业界

搜索

灾难旅行 你必须面临的选择(图)

国内人文|2012-7-1 18:16

来源:旅行家|17182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打印

       消融的冰川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地区,从来都是旅行者们的一处圣地。而对于从事环境工作的我来说,这里是拥有约3.2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融水量约360亿立方米、除极地冰盖以外全球第二大的冰川聚集地,因孕育了黄河、长江、恒河、湄公河、印度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等七条亚洲重要河流,被称为"亚洲水塔"。

 

   因为工作的原因,从2005年到2009年,每一年我都会到青藏高原考察,范围涵盖长江源头的格拉丹冬、北源楚玛尔河、沱沱河、岗加曲巴冰川、可可西里、黄河源扎陵湖、鄂陵湖、阿尼玛卿山及珠穆朗玛峰北坡的绒布冰川。这里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反应最剧烈的地区。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每一年我们的所见都发生着改变,冰川在消融,冰湖在溃决,草场在退化,生态难民在增加;对生活在"亚洲水塔"三江源地区的当地人来说,则意味着草场被冲毁,规律河流水量带来种植威胁,鼠害增多,沙漠化加剧,生态链失衡,最终导致的生活生产方式受影响等连锁反应;对下游更多的人来说,冰川加速消融,将直接影响淡水供给的稳定性。

 

 

冰川在消失

 

   阿尼玛卿是藏区的神山,藏语中意为"黄河流经的大雪山爷爷",和西藏的冈仁波齐、云南的梅里雪山和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1980年,阿尼玛卿山正式对外开放之后,还成为了深度探险旅游户外登山科学考察队的胜地。2005年,我第一次见到这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神山时,它还有大小冰川40多条,水源丰富。雪山脚下是牧民的牧场,水草丰盛,高原草甸和森林里不仅出产虫草、雪莲,还生活着白唇鹿岩羊、棕熊、雪豹、蓝马鸡等国家级的保护动物。当时,在阿尼玛卿山脚下还见到一个冰湖。这是刚形成的一个冰川堰塞湖,由滑落的冰川与冰碛物阻塞河道形成。在我们离开两个星期之后,这个因冰川加速融化而不断扩大的新冰湖溃决了,冲毁了7户牧民家的夏季牧场和300多头牛羊,牧场永久性地无法恢复,附近的道路和桥梁都受到损害。

 

   46岁的藏族人拉杰,在阿尼玛卿山脚下出生长大。而如今,他不得不放弃放牧的生活方式,成为一名生态向导。但同时,他也是气候灾民之一。拉杰并不懂什么是气候变化,但他知道冰川消融和冰湖溃决如何改变了他们一家的生活。那就是牧场没了就没有了牛羊,牛羊没有了就失去生活来源。拉杰家从村里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变为了靠政府救济的生态难民。

 

  生活在青海省玛沁县下大武乡阿尼玛卿山脚下的藏族人世代靠放牧为生,牧民一般每家有三块草场——夏窝子(夏季草场)、冬窝子(冬季居住点)、春/秋窝子,分别供夏季、冬季、春季/秋季放牧之用。牧民每年5月从冬窝子搬到春窝子,6月搬到夏窝子,9月底搬到秋窝子,10月底再搬回冬窝子,开始漫长的过冬。年复一年,世代守着草场。很容易看出来,夏窝子是最重要的一块草场,因为夏季是牛羊生长最为关键的季节。

 

   改变拉杰一家命运的灾难发生在2004年2月。受黄河源区气温不断升高的影响,阿尼玛卿山西侧冰川不断消融,在2月的一天特群沟突然发生了雪崩,冰川沉积物携带着冰雪从海拔5900米的高度轰然落下,冲向山脚下牧民的草场。这次灾难共冲毁了包括拉杰家在内的几户牧民的草场,几千亩被他们称作"夏窝子"的草场完全被厚厚的黑色冰川沉积物覆盖,大片养育牲畜的牧草被压在那下面。幸运的是当时是冬天,拉杰一家和其他牧民那时还住在山下的冬窝子,所以没造成人员伤亡。"第二天我们在山下听到了消息,赶紧找车上来看。赶到时,地还在颤抖。我特别害怕,有种不敢站的感觉。更害怕的是,所有的草场都没了……"他指着身后不远处的一片黑色冰川沉积物说:"那是我们家以前搭帐篷的地方,有时候我一个人回到这里,自己待上一会儿。"

 

   拉杰没有预料到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2004年冰川崩塌落下的冰川沉积物围成冰坝堵住河流,当冰川继续退缩,更多的冰川融水与河水补给使得水域面积增大,在原地形成了一个冰碛湖。2005年7月,冰碛湖终于承受不住压力溃决了,因此在阿尼玛卿西侧引起了巨大的突发性洪水。拉杰家的"秋窝子"又首当其冲遭受了冰湖溃决洪水的袭击,两辆摩托车和家里喂养的几头牦牛被洪水冲走,草场的围栏也被部分冲毁。

 

   "2004年以前我家是乡里数一数二的富裕户,我们一家三口,有170头牛、480只羊。两次遭灾以后,我们家的草场没了,只好把牛羊拉去乡里其他人家的草场去放牧,有的是租,有的是借,总之都没有保证。后来还有几次雪灾,为了还钱,牛羊死的死,卖的卖,现在我们家一只牲口都没有了,还欠了银行12万的债,是乡里最穷的一家了。"在拉杰家中,他给我们端上了茶,抱歉地说:"没有奶子,也没有奶茶了。真不好意思,只能请你们喝清茶了。"

 

   作为游客,这里也许只是我们短暂停留甚至"一期一会"的地方,可是对于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靠天吃饭的当地民众,已经不得不在冰川退缩、雪灾肆虐、草场退化、鼠患猖獗的今天,被迫改变他们的原有生活习惯、谋生方式,甚至迁居他处。他们是不折不扣的气候难民。青藏高原是工业化温室气体排放少的区域,但却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地区之一,而这一切,我们作为游客途经灾害现场时,但愿能有所震颤和行动。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热点新闻
    人文地理
    经典线路
    环球地理
    户外课堂

  • 行者物语热搜标签
  • 行者物语官方微信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
    北风的微信

    行者物语投稿 投稿邮箱:317379335@qq.com在线投稿
    © 2011-2024 行者物语(xz.tqian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微信:13518992858 违法信息举报QQ:31737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