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释义

西藏千途旅游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行者物语 > 名词释义 > 宗教名词

  • 药师佛

    药师佛

    药师佛(梵文:भैषज्यगुरु,Bhaiṣajyaguru)(药师如来),全名作: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琉璃光佛,为佛教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
    2015-2-2 11:49
  • 维摩诘所说经(维摩经)

    维摩诘所说经(维摩经)

    《维摩诘所说经》(梵文:विमलकीर्ति निर्देश सूत्र Vimalakīrtinirdeśa-sūtra),简称《维摩诘经》、《维摩经》,或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净名经》,是大乘佛教的佛经。
    2015-2-2 11:35
  • 法句经

    法句经

    法句经(梵文:धर्मपद Dharmapada;巴利文:धम्मपद Dhammapada),又译为昙鉢偈,为佛教典籍,汉译为说一切有部大德法救所编辑。上座部的巴利法句由吴支谦译出《法句经》, 另有《出曜经》。
    2015-2-2 11:01
  • 斯陀含

    斯陀含(梵文:Sakridāgāmi,巴利文:Sakadagami)是部派佛教修行的位阶、果位名称,意为一还果,是沙门四果第二阶成果成效,因此也称为二果,在此之前则为须陀洹(初果、预流果),此之后则为阿那含(三果、不还果)。
    2015-2-2 10:27
  • 菩萨

    菩萨

    菩萨,即菩提萨埵(巴利文:बोधिसत्त bodhisatta;梵文:बोधिसत्त्व bodhisattva)之略称,过去曾译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Bodhi(菩提)意为“觉悟”,satto或sattva意为“有情”,译成汉语的意思为觉悟的有情众生。
    2015-2-2 09:13
  • 三学

    三学(梵语:śikṣā,巴利语:sikkhā)或三无漏学,佛教术语,分别指增上戒学(adhisīla-sikkhā)、增上意学或增上心学(adhicitta-sikkhā)、增上慧学(adhipaā-sikkhā)。
    2015-2-2 08:56
  • 圆寂

    圆寂,佛教用语,涅槃的另一个汉语译名。这个译名由玄奘创造,采用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之意。现今佛教出家僧侣过世,多称为圆寂,因此它也被当成死亡的同义语。
    2015-2-2 08:38
  • 八圣道分(八正道)

    八圣道分(八正道)

    八圣道分(巴利语: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梵语:Ārya 'ṣṭāṅga mārgaḥ),又译为八正道、八圣道、八支正道、八支圣道、八圣支道,佛教术语,也叫或者,是指佛教徒修行达到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故又称八船、八筏。
    2015-2-2 08:19
  • 越南佛教

    越南佛教

    越南佛教,是汉传佛教(又称北传佛教)的一个分支,大约在公元2世纪左右开始从中国传入。但在越南的某些地方也信奉南传佛教。
    2015-2-2 07:55
  • 中国佛教史

    中国佛教史

    佛教传入中国始于汉朝。最流行的传说是,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遣使求法,立白马寺于洛城雍门西。在中国传播的佛教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及中国南方的上座部佛教。
    2015-2-2 07:39
  • 汉传佛教

    汉传佛教

    汉传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流传于中国,为北传佛教中的一支,以大乘佛教为主。在历史上,汉传佛教同时受到北传佛教与南传佛教的影响,但以北传佛教的影响力较大,南传佛教只在云南等地流传。
    2015-2-1 22:02
  • 五趣

    五趣(又名五道)是众生依他们的善恶业,而招感轮回所应往生到之处。五趣指的是: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人道和天道。
    2015-2-1 20:47
  • 如来

    如来

    如来(梵语:Tathāgata),音译为多陀阿伽陀,佛的十大称号之一。tatha 意思是“如”,agata 意思是“来”,如来,“就像来了一样”。
    2015-2-1 20:05
  •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梵文:शाक्यमुनि、 Ś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巴利文:Siddhāttha Gotama;梵文:सिद्धार्थ गौतम,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
    2015-2-1 16:30
  • 道士

    道士

    道士是信奉道教的教徒,以从事道教活动为职业。《太霄琅书经》称:“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
    2015-2-1 15:38
  • 圆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大乘佛教经典,相传在初唐时,由佛陀多罗在洛阳白马寺译出。此经历来受到天台宗、华严宗及禅宗的高度推崇,在汉传佛教中有重要地位,根据其内容思想,佛教学者将其归类为如来藏学派的作品。
    2015-2-2 11:46
  • 华严经

    华严经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文: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mahā-vaipulya-buddhvataṃsaka-sūtra),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
    2015-2-2 11:32
  • 阿含经

    阿含经

    阿含(梵文和巴利文:āgama),也作阿鋡、阿含暮、阿笈摩、阿含,是说一切有部及其他部派佛教根本经典。汉译四部《阿含经》是在公元四至五世纪时由天竺或西域来华高僧诵出并翻译而来,“四阿含”常作为部派佛教经藏的别称。
    2015-2-2 10:57
  • 阿那含

    阿那含

    阿那含(梵文:अनागामिन् Anāgāmi),是一个佛教用语,由后秦鸠摩罗什由梵语译为阿那含,“不来”或“不还”之义,声闻第三果。谓不再来,又称不还果,是佛教修行者进入圣道的果位之一,为部派佛教之中沙门四果的第三果,得证此果位的人将不再回还欲界,而证涅槃。
    2015-2-2 10:14
  • 真如 (佛教)

    真如(梵文:bhūta-tathatā)或如(巴利文与梵文:tathatā),又译为如实、如如,在早期译经中曾译为本无,佛教术语,一般被解释为法(梵文:dharma)的真实本质。
    2015-2-2 09:04
  • 缘起

    缘起(梵语:प्रतीत्यसमुत्पाद pratītya-samutpāda;巴利语:paticca-samuppāda),重要佛教术语,一切有为法都是因各种因缘和合而成,此理即为缘起。任何事物都因为各种条件的相互依存而处在变化中,这是佛陀对世间现象的成住坏灭之原因、条件所证悟的法则。
    2015-2-2 08:55
  • 涅槃

    涅槃

    涅槃(巴利文:निब्बान Nibbāna;梵文:निर्वाण Nirvāṇa),佛教术语,合文作𢌽,又译为般涅槃、波利昵缚男、泥洹、涅槃那,意译为圆寂、灭度、寂灭、无为、解脱、自在、安乐、不生不灭等。
    2015-2-2 08:33
  • 四谛

    四谛

    四圣谛(梵文:चत्वारि आर्यसत्यानि catvāri āryasatyāni;巴利文:cattāri ariyasaccāni,又称四真谛、四谛),即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和苦灭道迹圣谛,简称为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佛陀之基本教法,历史上部派佛教和现代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教
    2015-2-2 08:15
  • 朝鲜佛教

    朝鲜佛教

    朝鲜佛教,指位于及发展于朝鲜半岛的佛教,其为汉传佛教的组成部分,主要教义为大乘佛教。其由中国传入,早期的主要活动为翻译经典及传播,之后出现本土化的趋势,并产生起独立民族化的佛教传统。
    2015-2-2 07:51
  •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藏文: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威利:bod brgyud nang bstan;蒙古语:Төвдийн Буддизм),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属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归属于大乘佛教
    2015-2-1 22:28
  • 玄奘

    玄奘

    玄奘(602年-664年;梵文:ह्वेनसांग / hvenasāṃga),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2015-2-1 21:30
  • 有情(众生)

    有情(众生)

    有情(梵文:सत्त्व;IAST:sattva)或有情众生,是佛教术语,音译为萨埵、萨多波,旧译为众生,或称为含识,即一切有感情、有见闻觉知之生命。相对于有情,草木、土石、山河、大地等,称为非情或无情。
    2015-2-1 20:45
  • 初期佛教

    初期佛教

    初期佛教(英语:Early buddhism),佛教史的最初阶段,一般指从佛陀证道传教或佛灭后开始,到根本分裂后部派佛教形成之前的历史阶段,此时的教义与释迦牟尼原始的教义相去不远,被认为是最初始的佛教核心教义。
    2015-2-1 20:02
  • 佛

    佛陀(梵文:बुद्ध;IAST:Buddha;巴利文:Buddho),又称佛,佛教术语,意译为“觉者”,是福慧两足尊,也就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圆满者。
    2015-2-1 16:12
  • 鬼子母

    鬼子母

    鬼子母(诃利帝母),佛经中的人物。原先她只是一个神通很大的饿鬼,后来成为重要的佛教护法神。
    2015-2-1 15:32
  • 楞伽经

    楞伽经

    楞伽经(梵文:लंकावतारसूत्र Lankāvatāra-sūtra),汉译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是大乘佛法中综合了‘虚妄唯识系’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经典,亦即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
    2015-2-2 11:44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阐述大乘佛教的空和般若思想的经典,又称《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心经》,本经是大品般若及小品般若的实相教理,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加以浓缩后成为二百余字的极精简经典,因此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
    2015-2-2 11:25
  •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梵文:कुमारजीव Kumārajīva,334年-413年,一说350年-409年),西域龟兹人,东晋十六国时期僧人,是汉传佛教的著名译师。译著包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说阿弥陀经》等等。
    2015-2-2 10:51
  • 阿罗汉

    阿罗汉

    阿罗汉(梵文:अर्हत् Arhat,巴利文:Arahant),又译阿罗诃,意译为应供、杀贼、无生,汉语常简称为罗汉。
    2015-2-2 10:11
  • 三法印

    三法印

    三法印(梵文:Tri-drsti-namitta-mudrā),佛教术语,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项标准,大乘佛教认为可以用这三项标准来验证教说是否属于佛教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2015-2-2 09:02
  • 转世

    转世

    转世指一个有有情之生物体死亡后,其意识、性格特点或灵魂在另一个肉体里重生。转世是佛教、道教、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一些非洲宗教以及很多不同的宗教和哲学的主要信条。大部分的现代非一神教信徒也相信转世说。
    2015-2-2 08:51
  • 蕴 (佛教)

    蕴(巴利文:khandha,梵文:स्कन्ध,skandha,孟加拉语:স্কন্ধ,skandha),又译为阴或聚,有积增聚合的意思,佛教术语,意指人类存在的基本要素。
    2015-2-2 08:30
  • 法相宗

    法相宗

    法相宗,又名唯识宗、慈恩宗,属于瑜伽行唯识学派(Yogācāra或Vijāptimātratā),为汉传佛教宗派之一,由玄奘三藏自印度传入中国,承传弥勒菩萨所创唯识无境的宗师依次为无著、世亲、陈那、护法、戒贤、玄奘、窥基、慧沼、智周。
    2015-2-2 08:08
  • 日本佛教

    日本佛教

    日本佛教,是流传于日本的佛教传统,为北传佛教的一支,以大乘佛教为主流,受汉传佛教的影响而形成,与汉传佛教、上座部佛教、藏传佛教合称世界四大佛教传统。佛教在飞鸟时代传入日本,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开始发展。
    2015-2-2 07:47
  • 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

    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

    上座部佛教(巴利文:थेरवाद,IAST:theravāda;梵文:स्थविरवाद sthaviravāda;僧伽罗文:ථෙරවාද theravāda),佛教宗派,现今流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还有一些古印度传承残存在孟加拉吉大港
    2015-2-1 22:10
  • 梵天

    梵天

    梵天(梵文:ब्रह्मा,Brahmā),是印度教的创造之神,与毗湿奴、湿婆并称三主神。他的坐骑为孔雀(或天鹅),配偶为智慧女神辩才天女,故梵天也常被认为是智慧之神。
    2015-2-1 20:59
  • 弥勒菩萨(弥勒佛)

    弥勒菩萨(弥勒佛)

    弥勒菩萨(梵文:मैत्रेय 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梅怛俪药,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将在未来娑婆世界降生成佛,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贤劫千佛中将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或弥勒佛。
    2015-2-1 20:32
  • 燃灯佛

    燃灯佛

    燃灯佛(Dīpaṃkara),意为“锭光”,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极尊,而来世佛则为“弥勒佛”。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又名定光如来或锭光佛。
    2015-2-1 16:46
  • 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在中文中通常指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也称回教)以及佛教。这三个宗教(包括其各教派)也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各自被一部分国家列为国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欧美的一些国家、伊斯兰教在中东一些国家、佛教在不丹和柬埔寨分别被列为国教。
    2015-2-1 16:05
  • 面燃大士

    面燃大士

    面燃大士,为佛教、道教的著名神祇,俗谓“大士爷”、“大士王”、“普渡公”或“普渡爷”。佛教、道教认为,旧历七月,所有来阳世享香火的亡灵,都归此神管理;不少地方中元法会祭拜亡灵之前,会先祭拜面燃大士。
    2015-2-1 14:57
  • 涅槃经

    部派佛教的《大般涅槃经》,此经在上座部佛教的巴利语《巴利大藏经》中收于长部尼柯耶第十六经,相当于汉译《长阿含·游行经》,《大正藏·阿含部》中的同源异本为东晋似法显译三卷《大般涅槃经》(原名《方等泥洹经》,唐朝后改为此名)。
    2015-2-2 11:41
  • 大般若经

    大般若经

    《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梵文:महामहाभारतसूत्र Mahāprajāpāramitā Sūtra),简称《般若经》,佛教经典,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的汇编。
    2015-2-2 11:13
  • 须陀洹

    须陀洹(梵文:Srotāpanna,巴利文:Sotapanna),又译为预流、入流,佛教术语,是佛陀的四双八辈圣弟子中的最初位阶,从上座部到部派佛教至大乘佛教都设沙门四果中的果位。
    2015-2-2 10:29
  • 辟支佛

    辟支佛

    辟支佛(梵文:प्रत्येक बुद्ध Pratyeka-buddha,巴利语:Pacceka-buddha),佛教术语,其梵语音译为钵剌翳迦佛陀,俗语音译为辟支迦佛陀,或简称为辟支迦佛、辟支等,意译为独觉。
    2015-2-2 09:54
  • 波罗密

    波罗密(或作波罗蜜)(巴利文:पारमि Pāramī)或波罗密多(或作波罗蜜多)(梵文:पारमिता Pāramitā),巴利语“Pāramī”由“Pāramā”和后辍“ī”所组成,“Pāramā”意为“至上的”,在这里特指菩萨,因此波罗密意为“菩萨的责任”或“菩萨的财富”。
    2015-2-2 08:58
  • 开悟(悟道)

    开悟(悟道)

    开悟,也称悟道、得道、明心见佛性等,佛教术语,觉悟佛法的道理,实证生命之实相,乃是相对于一般人对世间本质及生命实相的无知。
    2015-2-2 08:47
  •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梵文、巴利文:निदान Nidāna)也称十二缘起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释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指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因果相随,三世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
    2015-2-2 08:28
  • 台湾佛教

    台湾佛教

    台湾佛教的信仰人口约548.6万人,占2300万人口的23.9%,不过,其信仰人数可能与道教、儒教或其他台湾民间信仰,甚至与其他新兴宗教有重叠的情况。
    2015-2-2 08:00
  • 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指的是在中国领土上所发展的佛教。这是一个地理位置上和行政区域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佛教宗派。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主要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有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流传。
    2015-2-2 07:43
  • 小乘佛教

    小乘(梵文:हीनयान,Hīnayāna)是大乘佛教所划分的三乘教法中声闻乘、缘觉乘的统称,包括了所有部派佛教教派。也被用来专指现代的上座部佛教。
    2015-2-1 22:05
  • 毗湿奴

    毗湿奴

    毗湿奴(梵文:विष्णु,IAST:Viṣṇu),也译为毗纽笯、毗湿纽、维湿奴、维修奴,较确切的音译应为威世怒,其他称号有诃利(Hari)、幻惑天王、那罗延,佛教称为那罗延天或遍入天,印度教三相神之一,梵天主管“创造”、湿婆主掌“毁灭”,而毗湿奴即是“维护”之神。印度人大多信仰湿婆和毗湿奴。
    2015-2-1 20:51
  • 金刚经

    金刚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梵文: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 vájr
    2015-2-1 20:21
  •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

    大乘(梵文:महायान,mahāyāna),亦称“大乘教”,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佛教两大教派传统(在某些分类中,则列出三大传统)之一,大乘佛教信徒称他们之外的佛教宗派为小乘。
    2015-2-1 16:41
  • 佛教

    佛教

    佛教,起源于远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在的尼泊尔)的太子悉达多·乔达摩(佛号释迦牟尼)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对于佛弟子所开示的教导,后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12亿佛教信众,常被视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015-2-1 16:00
  • 饿鬼

    饿鬼

    饿鬼(梵文:प्रेत Preta),又称薜荔多。饿鬼略有二种:“一者人中住,二者住于饿鬼世界。是人中鬼,若人夜行,则有见者。饿鬼世界者,住于阎浮提下五百由旬。”
    2015-2-1 14:54

纪录片

纪录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